臺灣應加緊發展自發光及畫質處理FPD技術
目前臺灣集中全力發展TFT LCD產業,已有不錯的成績,但就未來FPD產業重心從OA用產品移轉到TV時就相對不利。但大尺寸FPD TV技術不是只有TFT LCD,目前日本及韓國都正積極發展主動發光FPD技術,并有不錯成績,趁為時未晚,臺灣應加緊腳步發展自發光FPD技術。
單就LCD TV的畫質來看,目前Sony的BRAVIA系列表現可說是名列前茅,Sony的畫像處理技術極佳,使得BRAVIA系列的LCD TV有不像LCD TV的理想表現。其實目前臺灣及韓國的TV廠商都很積極發展LCD TV,并努力發展畫像處理技術,但就畫質的表現來看,與日本TV廠商的平均值相比,臺灣品牌的LCD TV畫質表現只有60%左右,韓國品牌的表現較好,整體來看有日本品牌LCD TV 75%的表現。
日本TV產業發展有數十年歷史,之前也以優秀的畫質表現傲視全球CRT TV市場。現在雖然現在已經被韓國、大陸等地趕上,但日本TV大廠已經從數十年的經驗中,建立了TV畫質處理的經驗傳承。雖然TV產量方面已被超越,但高畫質TV的畫質調整技術卻是繼續被維持下來。
雖然現在美國、臺灣都有圖像處理芯片廠商,在進行FPD TV用數字畫像處理IC的研究,但因為他們沒有像日本TV大廠,從模擬時代便開始的傳統TV畫質處理經驗傳承,因此在進步到某個層次后,可能就會遭遇瓶頸,難以追上日本TV大廠。現在有市場傳言指出,SONY的BRAVIA系列,并不是完全使用Sony自制的畫像處理芯片,有部份使用其它廠商的產品,但我認為就算Sony的LCD TV,使用的不是Sony生產設計的芯片,但在其具Sony傳統的TV畫質處理調校之下,也會搖身一變,成為具有Sony特色的LCD TV產品。
現在臺灣要發展LCD TV產業,我認為需要加強TV畫質處理方面的技術研發,待累積足夠經驗后方能有理想成果,同時可依據日本的發展經驗來學習此一過程。臺灣現在的LCD TV產品據我的觀察,對比表現一般不佳,畫質改善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成本競爭力則相當強勁。如果畫質能大幅改善,臺灣的LCD TV將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