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部好萊塢大片《阿凡達》帶動了3D技術成為世界電影潮流,也掀起了中國電影3D之風。2011年,3D電影在內地贏得50億元的高票房,但國產3D電影累計票房不足5億元,其中約4億元是《龍門飛甲》一部電影貢獻的。在世界3D電影浪潮的席卷下,國產3D電影的劣勢顯而易見。那么,國產3D電影究竟要靠什么突圍?
3D大片《阿凡達》在短短20天內創造了全球18.437億美元的票房,一舉超越歷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泰坦尼克號》,成為新的票房冠軍,電影產業似乎在一夜之間進入3D時代。2011年國內上映的3D電影超過30部,總票房超過50億元,幾乎是2010年3D電影票房總和的兩倍。
2012年伊始,國內各大院線已開始上映3D影片。寒假檔期,國產電影《大鬧天宮3D》得到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長們的青睞。3D電影為何如此受追捧?
內容導航:
3D技術帶來觀感新體驗
“3D是一項最新的電影技術,對這項技術,我們既興奮又好奇。因為3D電影能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視角展現畫面的每個角落,所以我選擇到電影院里觀看3D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大二學生王元告訴筆者。
對于3D電影發展現狀,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研究員、電影評論家高小健認為,3D電影增加了視覺效果,創造了視覺奇觀,給人一種新形式的體驗。3D電影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在《阿凡達》放映之后,人們的觀影需求提高了。3D電影與普通電影的區別在于它利用人的雙眼立體視覺原理,使人能從銀幕上獲得三維空間影像,從而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改變突破了人們習慣的觀影方式,所以大多數人對3D電影是很好奇的。
伴隨著3D巨制《阿凡達》的巨大成功,以及3D電影《愛麗絲漫游仙境》的推波助瀾,電影營銷和發行管理人員們一直在要求有著數字化裝備的影院能用3D銀幕來取代傳統銀幕。2007年中國引進好萊塢3D電影《地心歷險記》時,全國僅有82塊3D銀幕。《阿凡達》的上映致使中國影院瘋狂購買3D設備,至2010年底,全國數字銀幕可升級3D銀幕已達3000塊,3D數字銀幕數已達2000塊。3D電影井噴,除了好萊塢3D大片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外,另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3D銀幕的飛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