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不只是在前投影,在背投顯示方面激光光源也開始呈現出一片生機。在北京舉行的InfoComm 2012展會上,我們首次看到三家企業同時展出了以激光為光源的背投顯示墻,其中艾恩光電搭建的是背投融合拼接,大正視訊和巨洋展示的是DLP拼接墻。從現場對比看無論是亮度和對比度都較LED光源為好,良好的演示效果讓很多來賓圍觀詢問,不少業內廠商也表現出極大的關注。我們都知道,背投顯示的核心部件是機芯,機芯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成像效果。長期以來我國機芯的提供商主要來自國外及臺灣地區廠商,而展會上這三家廠商展示的激光背投顯示墻采用的激光光源機芯卻都來自國內同一家廠商——上海乾錕光電,雖然名字有些陌生,但并不影響其在激光光源方面取得的成績。

乾錕光電負責人趙劍斌先生
近年來隨著背投顯示應用范圍的擴大,傳統燈泡光源的短壽命和汞污染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投影機普及與應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尋找長壽命的新光源成為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這其中LED和激光最受期待。2009年LED光源首先獲得突破,試用到背投拼接墻上,LED光源壽命達到了60,000小時,遠超傳統光源,擺脫了經常更換燈泡的煩擾和支出,且不含有汞等有害元素,此產品推出后備受業界推崇,發展至今幾乎所有的機芯和背投廠商都把它作為主打宣傳產品。然而在實用過程中,人們發現LED光源的亮度受限,無法實現與傳統光源等同的高亮度,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光源的使用,且LED光源的功耗也并不低,甚至高過高壓汞燈燈泡,這給同為半導體材料的激光光源帶來了后發崛起的希望和機遇。
對于激光光源來說,它很容易實現高亮度、大色域和純正的顏色,且與LED同樣具有長達數萬小時的長壽命。這些年先后有不少國內外機構、廠商投入研究如何讓激光代替傳統投影光源的課題,但大多研究思路主要集中在用紅、綠、藍三色激光器直接作為顯示光源。這種方式的缺點是產品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不高,遠不能達到市場可接受范圍,同時激光直射的安全性及散斑等問題也未徹底解決。期間也有采用激光+LED混合光源的方式,但由于是兩種技術混合體,在光路成像控制上需要特別精準的調試,這在控制上有一定難度,此外還可能存在衰減不一致導致色偏、亮度提升空間有限等問題。
“經過多年研究,上海乾錕光電提出了激光激發熒光粉的新光源解決方案,這種方案既保留了激光光源的技術優勢,擁有壽命長、功耗低、顯示效果好等特點,也解決了激光散斑和安全性問題,并突破了LED光源亮度不高的瓶頸,最重要的是降低了激光光源成本,達到市場可承受范圍。高亮、低成本、高效率、節能的特點,讓我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其有著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乾錕光電激光背投機芯
趙劍斌先生稱,這種激光激發熒光的解決方案既可以用于前投的商用投影機、工程投影機,也可以用于背投投影機、DLP背投拼接墻、背投邊緣融合等需求超高亮度光源的應用領域。但公司目前最為看好的是背投方面的應用,尤其是背投邊緣融合。原因是此領域發展潛力最大,更能發揮優勢。
“當前5,000流明以上投影機的增長速度是最快的,也是廠商最為重視、利潤最高的,去年市場容量達到了10萬臺,其中80%以上是以背投邊緣融合的方式應用的。而傳統使用的5,000流明以上的工程投影在標準模式下燈泡實際壽命只有2,000小時左右,為了縮短投射距離,這種應用還常常使用短焦鏡頭,這會使亮度降低10-20%左右,如果7×24小時使用,還需加冷卻器,對客戶來說很不經濟。而乾錕光電的激光方案則無需冷卻,且很容易達到高亮度,使用壽命達到了40,000小時,而成本并不高,這對于最終用戶和合作廠商來說都極具吸引力。”
在DLP背投拼接墻領域乾錕光電的激光方案同樣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由于受亮度的限制,當前LED光源主要應用50-67英寸的DLP背投拼接單元箱體上,如超過此尺寸亮度明顯不足,而當前很多項目要求使用更大尺寸如80、100英寸的單元箱體,因為面積越大,視覺效果越好。以前只有用UHP傳統燈泡光源,現在乾錕光電的激光方案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據悉,當前乾錕光電已推出DG1800和DG1500兩大系列激光背投機芯產品,分辨率分別為 SXGA和XGA,亮度在1,800-5,000流明,壽命為40,000小時,環保無汞;色坐標穩定,不會隨溫度和光源老化漂移;系統可通過紅外遙控控制,也可經過由RS-232端口通過計算機進行智能控制。趙劍斌表示后續還將推出6,000-10,000流明的產品,滿足更大背投拼接墻、背投邊緣融合等不同應用的需要。同時希望與各大投影顯示廠商建立密切關系,共同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實現合作發展共贏。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InfoAV China,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