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去年開始,幾乎所有的中國電影人都開始把“我們這么好的市場”掛在了嘴上。當然,2010年中國電影的成績的確不差,100億的票房也的確是歷史新高。但是,逐漸走高的市場背后卻凸顯出一個很讓人悲哀的事實:如果說當年的中國電影人有著優秀的作品,卻囿于市場無法得到觀眾的響應,那么現在在市場已經成熟的情況下,中國電影不論從制作還是發行都陷入了創意不足的境地。
內容導航:
中國電影怪狀:創意不足 同樣題材大撞車


核心提示
從去年開始,幾乎所有的中國電影人都開始把“我們這么好的市場”掛在了嘴上。當然,2010年中國電影的成績的確不差,100億的票房也的確是歷史新高。但是,逐漸走高的市場背后卻凸顯出一個很讓人悲哀的事實:如果說當年的中國電影人有著優秀的作品,卻囿于市場無法得到觀眾的響應,那么現在在市場已經成熟的情況下,中國電影不論從制作還是發行都陷入了創意不足的境地。
并非危言聳聽。因為從今年3月開始中國電影市場所展露的各種跡象來看,大家都已經喪失了創新的激情,進而引發了各種怪現狀:在創作方面,大家扎堆去搞同樣的題材,就算不扎堆去搞古典名著,也不約而同地扎堆來拍續集,甚至在發行電影方面,我們的發行商也開始懶得動腦子:大片來了就躲一下,沒有大片的時候,大家一窩蜂地上映,而對于這種“一窩蜂”現象,有分析家認為,這對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而言,絕對應該屬于“狼來了”的警示信號。
頁碼: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