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學園
>> 監控系統視頻傳輸方法的選擇與技術淺析 |
|
監控系統視頻傳輸方法的選擇與技術淺析 |
更新時間:2012-5-10 16:39:13
( 編輯:木鐸 )
|
一、概述
電視監控系統中,通常按照功能分為前端部分、傳輸部分和主控部分,傳輸系統將監控系統的前端設備與終端設備聯系起來的物理通道。前端設備所產生的圖像信號、聲音信號、各種報警信號通過傳輸系統傳送到控制中心,并將控制中心的控制指令傳送到前端設備。系統工程中,良好的視頻傳輸設計是監控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建設一套好的系統,選用的都是高指標、高畫質的攝像機、鏡頭、監視器、錄像機,但是沒有良好的傳輸系統,最終在監視器上看到的圖像將無法令人滿意。根據“木桶法則”,最終的圖像質量將取決于整個系統中最差的一環;而這最差的一環往往就是傳輸系統。系統的設計和安裝人員必須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傳輸方式、高質量的傳輸線纜、專用連接頭和設備、并按專業標準進行安裝,才能達到理想的傳輸效果。
二、監控系統圖像傳輸的幾個要點
監控系統往往要根據不同用戶、系統規模、覆蓋面積、信號傳輸距離、信息容量等對系統的功能及質量指標要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傳輸方式。監控系統中往往也要求傳輸報警信號、音頻信號、控制數據信號等,但圖像傳輸決定著監控系統的好與壞,是最受關注的。由于動態圖像信號的信息量大,頻帶寬,監視實時性強,因此傳輸的重點就是視頻圖像信號的傳輸。
1、衰減傳輸距離:監控普及化進程的加速及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并不斷拓展,促使監控系統規模不再局限于幾至幾十個點,傳輸距離也由原來的幾十、幾百米發展到幾公里、幾十公里,甚至跨城省區、跨國界傳輸。從而也推動了監控圖像的傳輸方式的變革,由單一視頻基帶傳輸方式發展到視頻基帶、雙絞線、光纖、射頻(寬頻共纜)、微波、數字網絡多元化傳輸并存模式。由于視頻信號采用不同的傳輸方式,其傳輸介質的物理特性不同導致信號傳輸距離不同,傳輸質量也存在很大差異,故建設監控系統必須根據傳輸距離和圖像質量要求選擇合適的傳輸方式。
2、視頻干擾與抗干擾:在視頻監控中,視頻信號經過線纜傳輸時,常常會遇到各種外界干擾源(例如:電源干擾、電磁波干擾、低頻干擾、靜電干擾等)影響,使監控圖像出現網紋、橫條、噪點等干擾現象影響圖像質量,嚴重的會使監控系統無法達到業主(客戶)的要求,從而使工程商不得不亡羊補牢,被動地二次投資改善圖像質量,費力、費財又耗時帶來不少損失。視頻干擾也是影響視頻傳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系統設計、施工中是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3、圖像信噪比:信噪比(S/N)就是信號與噪聲的比值,圖像信噪比和圖像清晰度一樣,都是衡量圖像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圖像信噪比是指視頻信號的大小與噪波信號大小的比值,兩者是同時產生而又不可分離的,噪波信號為無用的信號。監控行業標準規定,系統S/N≥38dB時才能達到監控圖像傳輸國家標準,這一指標取決于攝像機視頻信噪比、傳輸損失和干擾信號。當噪波信號達到某個限度時對視頻信號會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在選擇攝像機和傳輸系統時,應選擇一些視頻指標較高的(≥50dB),以使圖像傳輸質量得到保證。為確定這個限度,一般取兩者的比值作為衡量的標準。如果圖像的信噪比大,圖像的畫面就干凈,就看不到什么噪波的干擾(主要畫面中有雪花狀),圖像看起來就很舒服;如圖像的信噪比小,則在畫面中會布滿雪花狀干擾現象,就會影響圖像收看效果。
三、常見的幾個視頻傳輸方式介紹
1、視頻基帶傳輸:是最為傳統的電視監控傳輸方式,對0~6MHz視頻基帶信號不作任何處理,通過同軸電纜(非平衡)直接傳輸模擬信號。其優點是:短距離傳輸圖像信號損失小,造價低廉,系統穩定。缺點:傳輸距離短,300米以上高頻分量衰減較大,無法保證圖像質量;一路視頻信號需布一根電纜,傳輸控制信號需另布電纜;其結構為星形結構,布線量大、維護困難、可擴展性差,適合小系統。
更多相關:
投影機
|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