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
              資訊首頁 |  投影信息 |  新品上市 |  招標信息 |  應用案例 |  技術動態 |  展會信息 |  投影行情 |  企業訪談
              學園首頁 |  名詞解釋 |  選購常識 |  維修保養 |  技術動態 |  使用手冊 |  維修專區 |  有問必答 |  歡迎投稿
              投影技術分類導航
               >> 投影機 >> 電子白板
               >> 投影儀 >> 投影燈泡
               >> 切換器 >> 視頻展臺
               >> 接口矩陣 >> 等離子屏
               >> 投影幕 >> 投影吊架
               >> 分配器 >> 液晶電視
               >> 延長器 >> 圖形處理器
               >> 反射鏡 >> 中央控制器
               >> 會議系統 >> 多媒體講臺
               >> 接口矩陣 >> 背投一體機
               >> 虛擬仿真 >> 背投拼接墻
               >> LCOS技術 >> 邊緣融合
              >> 高清技術 >> 家庭影院
                 
              實用查詢
              ·投影機使用時間清零方法大全
              ·投影機常見故障排除法
              ·各品牌投影機總維修站800電話
              ·最佳投影距離通用計算公式
              ·投影屏幕尺寸、投影距離計數器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學園 >> 淺議光學式立體三維顯示技術
              淺議光學式立體三維顯示技術
               更新時間:2008-6-26 8:03:15 。 編輯:白云 )   

                數虎圖像經過大量的立體視覺研究,發現:人們對客觀環境的感知總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及味覺等自然地獲取的,對系統的控制亦應自然地借助自動跟蹤系統,即利用性能先進的傳感器對人體位置及力度進行有效的探測。換句話說,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感知方式有多種,借助視覺所能獲取的信息量遠遠超過了通過聽覺、觸覺、嗅覺及味覺等其他方式所能獲取的信息量,而且視覺可產生客體景物的深度感,即提供客體景物的立體三維信息。臨場感是指觀看者似乎感到被顯示的畫面空間與觀看者所在的實際空間是在同一個空間內。深度感可被視為依存于進深方向的距離、前后關系反映于人眼視網膜而產生的心理暗示(cue)因素。立體感則是如全息攝像所呈現出的立體三維空間物體的厚度與鼓起等心理暗示因素或表現平面二維圖像及繪畫所顯示出立體三維效果的心理暗示因素。立體感和深度感有時真的還很難截然分開。

                立體三維顯示的臨場感是使人具有“身臨其境”逼真感之根本。為要逼真地模擬視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立體三維顯示技術的圖像處理及理解能力,圖像處理的質量愈高,圖像處理的速度愈快,圖像識別的能力愈強,系統的理解能力愈完善,系統的視覺臨場感便愈佳。視覺是提高臨場感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是唯一的因素。人們曾預言,聽覺可能是立體三維顯示技術中最先達到逼真程度的領域,觸覺是一個剛起步研究與試驗的領域,采用數據手套來提供觸覺反饋信息。這種由微處理器和傳感器構成的數據手套,與視覺、聽覺相配合,極大地增強了立體三維顯示系統的臨場逼真感。而嗅覺與味覺還屬于一個尚未實質性開展研究的領域。故提高立體三維顯示系統的臨場感,尚需進行大量艱苦的工作。

                人們對記錄和再現客觀世界的立體三維圖像顯示向往已久,除雕塑外,這方面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印刷術及照相術的問世使得視覺信息可借助價廉的大批量復制而廣為傳播,從而標志著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的到來。但傳統的圖畫及照片僅能顯示出平面二維的圖像。如何利用平面二維記錄介質來產生出三維信息即立體三維圖像,是現代科技的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數虎圖像將光學式立體三維顯示技術大致可分為非全息顯示和全息顯示兩大類。圖1示出其分類狀況,數虎圖像科技將對其逐一加以扼要的介紹。

                一、非全息顯示

                1、構成圖像深度感的機理

                人體生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眼對客觀世界的深度感主要來自如下四種效應:

               。1)調節效應

                調節效應是指人眼借助于纖毛體肌肉的拉伸來調節眼球晶狀體的焦距。顯然,即使用單眼觀看物體時,這種調節效應也是存在的,故它屬于一種單眼深度感心理暗示。但這種心理暗示只有在與雙眼心理暗示共同配合下,且物體距人眼較近時才會起作用。

                (2)會聚效應

                會聚效應系指當用雙眼觀看物體上的一點時,兩眼視軸所構成的角度稱為會聚角。顯然,當纖毛體肌肉的拉伸使眼球稍微轉向內側,以便對著一點觀看時便能給出了一種深度感的心理暗示,這種雙眼心理暗示便稱為會聚效應。通常,調節效應與會聚效應相互關聯,會聚效應亦僅在物距較近時才較為明顯。

               。3)雙眼視差

                人的雙眼具有一定的空間距離,瞳孔間距約為6.5㎝,當雙眼觀看同一立體三維物體時,雙眼是從略微不同的角度注視的,從而雙眼視象會稍有差異,這種差異稱為雙眼視差。對于中等視距的物體,人們公認雙眼視差信息是深度感最重要的心理暗示。當人眼觀看物體上的一點時,從該點發出的光便聚焦于雙眼視網膜的中心斑點。故可以說,一雙眼內的兩個中心斑點在視網膜上給出了“對應位置”,從而依據“對應位置”來確定會聚的大小。而來自注視點以外各點的光線并不總是聚焦在兩視網膜的對應位置,這種效應稱為雙眼視差效應,F代發展起來的各種由平面二維圖象產生出立體三維圖象的技術也正是利用這一基本機理。

                (4)單眼移動視差

                當用單眼觀看物體時,若眼睛位置不動,調節效應便是對深度感的唯一心理暗示,若允許觀看位置移動的話,便可利用雙眼視差這種效應從各個方向來觀看物體,從而產生出深度感,這個效應便稱為單眼移動視差。顯然,單眼移動視差對靜態物體就不起作用。

                綜上所述,人眼觀看一個全息再現圖象宛如觀看一個實際的三維物體一樣,上述四種效應全部同時存在,故人眼處于自然觀看的狀態。而人眼觀看一個立體圖象時,僅僅存在雙眼視差這一效應。盡管它是對物體深度感至關重要的一種生理學上的心理暗示,但因不是全部的心理暗示而使人眼處于一種不十分自然的緊張狀態。這種狀態在短時間內觀看靜態的立體圖象時并不明顯,但當觀看立體電視時,由于人眼長時間處于這種不十分自然的觀看狀態便會感到極不舒適及非常疲勞。

                2、眼鏡式立體三維圖像

                (1)互補色立體三維圖像

                當人們觀看兩個由互補色繪制成的體視對圖像時,需配戴上一副為互補色鏡片的眼鏡,如左眼借助紅色鏡片觀看到紅色的圖片,右眼通過藍色的鏡片觀看到藍色的圖片。由于每只眼睛僅能觀看到相應色彩的圖片而觀看不到另一個的圖片,從而實現了雙像的分離;雙像在人的意識中的疊合則形成了立體感。該顯示方法的顯著優點是其簡易性,對視場和景深并無嚴格的限制。但這種不同色像的觀看與復合容易引起人眼的疲勞,而且還無法將其應用于彩色的圖像。

               。2)偏振式立體三維圖像

                1938年,在紐約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展示出首座大型立體電影院,其機理即為偏振式立體三維圖像。該顯示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正交偏振的兩束光同時將一體視對圖像投影至同一屏幕上,同時讓觀看者配戴上用一對正交偏振片制成的眼鏡,即可實現雙像的分離。這種顯示方法可制成寬視域和大景深,成像質量優異,畫面栩栩如生,且還可將其應用于彩色的圖像,故在日后迅速發展的立體電視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迄今,它仍是實現大屏幕立體顯示最具實用價值和最便于普及推廣的一種立體三維顯示技術。

               。3)棱鏡式立體三維圖像

                近年來,有人提出利用棱鏡的色散作用實現立體三維彩色圖像。其機理如圖2所示。圖2中R,B分別表示一幅彩色圖像,R(Red)表示為紅色圖像,B(Blue)則表示為藍色圖像。左右雙眼分別借助一枚棱鏡觀看物體時,因棱鏡對藍光的偏轉角較對紅光的大,故經棱鏡折射后的表觀位置分別移至R’和B’,即藍色物象移至紅色物像的前方,從而使圖像產生出深度感;R’和B’的縱向距離則為物像的景深。顯然,若將圖2中兩枚棱鏡的方向反轉,將楔角向外,則可使R’和B’移至其真實位置R和B的后部,而 B’位于R’ 的后方,即與原棱鏡方向相比,表觀像發生了深度的反轉。再進一步的話,亦可將每一枚棱鏡換成一枚高折射率棱鏡與另一方向倒轉的低折射率棱鏡相組合,從而實現隨意調節物像的位置與深度之目的。

               。4)光柵式立體三維圖像

                最近提出了另一種需配戴眼鏡觀看并可將彩色圖像的色彩變化轉為呈現深度變化的立體三維圖像,稱為光柵式立體三維圖像。其基本機理如圖3所示。圖3(a)中OB為藍色圓片,OR為圓片中心的一個紅色圓斑。觀看時左眼L和右眼R分別配戴鏡片GL和GR。GL為透明相位光柵,GR為普通透光膜片。通過GR的右眼視像中OR和OB的位置仍然重合;但由于光柵對紅光的色散角較對藍光的大,通過GL的左眼視像中OR的像O’R已移至OB的像O’B的右方。這樣,最終像的視覺效果等效于圖3(b)的狀況,即紅色的物體相對于藍色物體位置前移,從而產生出深度感。若用這種方法觀看一幅紅綠藍三基色平面圖片,則會觀看到紅色物體距離人眼最近、綠色物體居中、藍色物體距人眼最遠。該顯示方法可應用于大屏幕(屏幕對角線1m以上)及景深較大的顯示。但光柵通常具有多個折射級,雖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技術使某一級折射光光強達到最強,但其他級的折射光干擾通常不易被全部消除。

               。╝)藍色和紅色物體的真實及表觀位置

                GL—左眼鏡片:光柵;GR—右眼鏡片:中性衰減片

                OB,OR—藍色、紅色物體真實位置及右眼視像;

                O’B,O’R—藍色、紅色物體表觀位置及左眼視像

               。╞)等效的觀看狀況

                3.非眼鏡式立體三維圖像

               。1)視差擋板式立體三維圖像

                視差擋板式立體三維圖像的基本機理如圖4所示。平面A上交替地排列著分為細條的左眼視像(白色部分)和右眼視像(黑色部分),在雙眼L,R和平面A間置放一狹縫擋板B,使得左眼L僅能觀看到左眼視像,右眼R僅能觀看到右眼視像。記錄圖片A時可用單部相機法,亦可用多部相機法。單部相機法中或采用大孔徑鏡頭(直徑大于瞳距)一次曝光,或讓相機在兩次曝光間位置水平移動,上述兩種工作方式中,照相底片前皆置放狹縫板。多部相機法中先用多部相機從不同的角度拍攝同一物體的視像,然后讓其在相應的位置上同時將各自的視像投射至前面有狹縫板的照相底板上。后者還可發展成投影式顯示屏。

                盡管視差擋板式立體三維圖像目前仍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如擋板的使用會降低圖像的亮度并產生衍射效應等,但數虎圖像科技有關該項技術的研究及改進仍一直在進行之中。最近日本Sanyo公司制成的4英寸、6英寸及10英寸液晶彩色立體電視中便采用了該項技術

                (2)微透鏡陣列式立體三維圖像

                20世紀60年代后,利用微透鏡陣列記錄三維物體的空間像又重新倍受人們的重視。該顯示方法亦稱集成照相術(IP)。其記錄方式如圖5所示。圖5中 O表示三維物體,A為蠅眼透鏡屏,即在一塊玻璃或塑料屏面上制出數量巨大(如一萬個)的二維微凸透鏡陣列。照相膠片置于A的后焦面上?梢钥闯,各微凸透鏡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將物體O成像于B平面上。假如將顯影后的膠片B置于原位,并從B的右側照射B,則原物位置O處將再現該物體的立體三維圖像。


                從圖5可看出,即當人眼從左向右觀看再現的物像O時,會觀看到一個深度反轉的圖像,稱為反視立體像(pseudoscopicimage),它給人一種很不自然的感覺。這種缺陷可采用兩步法照相術來解決。前蘇聯M.G.Valyus等人利用針孔屏替代蠅眼透鏡屏的簡化法,以及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的C.B.Burckhardt和E.D.Doherty利用珠面膠片作為透鏡屏的試驗等為集成照相術提供又一重大發展。微透鏡屏在制造工藝上要求較高,其簡化模型柱狀透鏡屏在20世紀60年代后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3)柱狀透鏡屏式立體三維圖像

                柱狀透鏡屏式立體三維圖像可視為微透鏡陣列式立體三維圖象的一種簡化,即將微透鏡陣列用一系列豎條形柱狀透鏡替代。這樣雖影響了垂直視差,但制造工藝得到簡化。該顯示方法的基本機理如圖6所示。圖6中(a)表示拍攝過程,這里用兩部相機拍攝物體不同角度的視像;圖6(b)中,分別用兩部放映機從不同角度將相應的圖像投射至裝有柱狀透鏡屏的感光屏上;圖6(c)表示觀看過程。顯影后的圖片置于原位。由于柱狀透鏡的折射作用,使得左、右眼分別僅能觀看到A,B放映機的相應圖像,從而產生出立體感。

                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精密加工、塑料材料、照相及印刷工藝等技術的發展,使得柱狀透鏡屏式立體三維圖像技術達到實用化程度。此種立體三維圖像對屏面大小并無限制,畫面明亮,觀看簡便,但對屏面與柱狀透鏡的配準位置要求較高,圖像的清晰度亦受到柱狀透鏡屏密度的限制。

                除偏振式立體三維圖像外,柱狀透鏡屏式立體三維圖像是目前非全息光學式立體三維顯示中一種頗為有效的方法,近年來倍受眾多研究者的重視,而且在立體電視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1995年,日本Sanyo公司推出的40英寸立體三維投影系統便采用了經改進過的雙柱鏡屏技術,其機理如圖7所示。投影機A和B分別將左、右眼視像投射至雙柱鏡屏上。由于雙柱鏡屏的作用,使得兩種視像分別到達人的左眼L和右眼R。此種立體三維投影系統的圖像達到頗為清晰及自然逼真的程度。

               。4)自動式立體三維圖像

                自動式立體三維圖像包括隨機點(Random-dot)立體三維圖像及計算機產生的立體三維圖像,它是由眾多在水平方向上重復周期稍有差異或視角略有變化的基元圖像在該方向上重復排列而形成的。這種由水平方向的周期性產生深度感的現象稱為“壁紙效應”(Wallpaper effect),即注視周期性排列的壁紙圖案時會出現圖像“沉入”或“浮出”紙面的感覺。20世紀60年代,B.Julesz等人據此制作了左、右眼分視的雙圖案隨機點立體三維圖像。20世紀70年代后,C.W.Tyler等人將其發展為雙眼觀看同一幅圖案的立體三維圖像,并稱為“自動式立體三維圖像” (Autostereo image)。近年來在國內外頗為流行并被稱為“畫中畫”和“魔畫”等。

                自動式立體三維圖像作為一種藝術品繞有趣味。但它離不開水平方向重復排列的周期性背景,難以實現純凈無背景的立體三維圖像畫面。另外,注視這種畫面直至產生出立體感的“響應時間”對不少人而言也顯得相當長(可達數分鐘或更長的時間),使其難以用于動態畫面的顯示。

                二、全息顯示

                全息顯示技術的問世給真正的立體三維電視帶來了希望之光。全息電視與立體電視相比,其優越之處不僅僅在于立體三維圖像更接近于物體自身,而且還要從人眼對物體深度感在生理上的心理暗示來加以考慮。數虎圖像科技亦對全息技術有所研究,及亦有全息展示解決方案運用。

                1、全息顯示的基本機理

                全息學(Holography)自20世紀60年代激光器問世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基本機理是利用光波干涉法同時記錄物光波的振幅與相位。由于全息再現象光波保留了原有物光波的全部振幅與相位的信息,故再現象與原物有著完全相同的三維特性。換句話說,人們觀看全息像時會得到與觀看原物時完全相同的視覺效果,其中包括各種位置視差,這即是全息三維顯示的理論依據。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全息才是真正的三維圖像,而上述的各種由體視對合成的圖像充其量僅是準三維圖像(并無垂直視差的感覺)。20世紀80年代后,激光全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成為一種異軍突起的高新技術產業。在激光全息技術中,全息顯示技術由于更接近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倍受關注。它不僅可制出惟妙惟肖的立體三維圖片美化人們的生活,還可將其用于證券、商品防偽、商品廣告、促銷、藝術圖片、展覽、圖書插圖與美術裝潢、包裝、室內裝潢、醫學、**刑偵、物證照相與鑒別、建筑三維成像、科研、教學、信息交流、人像三維攝影及三維立體影視等眾多領域,近年來還發展成為寬幅全息包裝材料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白光再現全息技術可在白晝自然環境中或在普通白光照射條件下觀看物體的三維圖像,數虎圖像一直研究全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及運用,期待自身的努力使得全息顯示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2、主要的全息顯示

               。1)透射式全息顯示圖像

                透射式全息顯示圖像屬于一種最基本的全息顯示圖像。記錄時利用相干光照射物體,物體表面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到達記錄干板后形成物光波;同時引入另一束參考光波(平面光波或球面光波)照射記錄干板。對記錄干板曝光后便可獲得干涉圖形,即全息顯示圖像。再現時,利用與參考光波相同的光波照射記錄干板,人眼在透射光中觀看全息板,便可在板后原物處觀看到與原物完全相同的再現像,此時該像屬于虛像。假如利用與參考光波的共軛光波相同的光波照射記錄干板,即從記錄干板右方射向記錄干板而會聚一點的球面光波,則經記錄干板衍射后會聚而形成原物的實像。

                透射式全息顯示圖像清晰逼真,景深較大(僅受光波相干長度的限制),觀看效果頗佳。但為確保光的相干性,需用激光記錄與再現。采用激光也會帶來其特有的散斑效應的弊病,即再現像面上附有微小而隨機分布的顆粒狀結構。

                (2)反射式全息顯示圖像

                為克服透射式全息顯示圖像無法利用普通白光(非相干光)再現的缺陷,人們又發展了反射式全息顯示圖像。將物體置于全息板的右側,相干點光源從左方照射全息板。將直接照射至全息板平面上的光作為參考光;而將透過全息板(未經處理過的全息板是透明的)的光射向物體,再由物體反射回全息板的光作為物光,兩束光干涉后便形成全息顯示圖像。由于記錄時物光與參考光分別從全息板兩側入射,故全息板上的干涉條紋層大致與全息板平面平行。再現時,利用光源從左方照射全息板,全息板中的各條紋層宛如鏡面一樣對再現光產生出反射,在反射光中觀看全息板便可在原物處觀看到再現的圖像。

                制作反射式全息顯示圖像時,通常采用較普通透射式全息顯示圖像更厚的記錄介質(厚約15μm的感光乳膠層)。因干涉條紋層基本上與全息板平面平行,介質層內形成多層干涉條紋層,即反射層,故全息板的衍射相當于三維光柵的衍射,必須滿足布拉格(Bragg)衍射條件,即僅有某些具有特定波長及角度的光才能形成極大的衍射角。由于具有這種選擇性,反射式全息顯示圖象便可用普通白光擴展光源再現。這是其一大優點,同時亦消除了激光的散斑效應。近年來,該類全息顯示圖像已廣泛應用于小型裝飾物的三維顯示,并已實現商品化,市面上將其稱為“激光寶石”。反射式全息顯示圖象還可用作壁掛式顯示,但制作屏幕較大的反射式全息顯示圖像技術難度較大;另一缺陷是其景深不太大,距記錄介質平面較遠處的圖像有點模糊不清。

                (3) 像面式全息顯示圖像

                根據全息學的理論,對于普通透射式全息顯示圖像而言,當再現光波長與記錄時的光波長不同,或再現光源為非理想點光源而有一定的空間擴展時,再現像點將會發生彌散而變得模糊,由上述兩種因素造成的像點模糊量皆與象點和全息板的距離成正比。因此,假如記錄時讓物點落在全息板上或很靠近于全息板,則用普通白光擴展光源再現時,像點的模糊量仍小至可接受的程度。因實際物體難以直接“嵌入”全息板,故人們采用將物體通過透鏡成像于全息板的附近,同時引入參考光波與其干涉的辦法來記錄全息顯示圖像,這樣記錄的全息顯示圖像稱為像面全息顯示圖像,它可用普通白光擴展光源再現。顯然,這種全息顯示圖像的景深也是有限的,距全息板平面愈遠的像點愈模糊不清。

                (4)彩虹式全息顯示圖象

                20世紀70年代末,一種新型全息顯示圖像即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Rainbow Hologram)問世,它可采用白光再現,圖像清晰明亮,尤其適用于立體三維顯示,倍受人們的重視。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是采用激光記錄全息顯示圖像,用白光照射再現單色圖像的一種全息顯示技術。其基本特點是在記錄系統中適當的位置加入一個狹縫,其作用是限制再現光波,以降低圖像的色模糊,從而實現白光再現單色圖像。有人曾系統地分析過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的成像過程。其基本記錄方式以一步法為例,物體通過透鏡成像于全息板附近,同時光路中設置一個狹縫來限制成像光的孔徑。利用白光點光源以共軛方式照射全息板,便會同時再現物像與縫隙的實像。由于全息顯示圖像的基本作用相當于光柵,在白光照射下具有色散的作用,故不同顏色的狹縫像分布于不同的方位。當人眼從縫隙像左方觀看全息板時,通過不同顏色的縫隙像便可觀看到該種顏色的物像。當人眼上下移動時,物象會產生出宛如彩虹一樣的顏色變化,這也是此種全息顯示圖像名稱的由來。

                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技術的問世給全息顯示注入了新的活力,眾多研究者對其進行了不斷的改進與發展,并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如將記錄時的單縫變為多縫,可使同一角度觀看的再現像具有與實物一樣的彩色,或對黑白圖像進行假彩色編碼。因人們對色彩的分辨能力遠遠超過對灰度級的分辨能力,此種假彩色化法可極大提高對圖像的判讀能力。近年來還提出并實現了新型的雙孔徑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和大角度環形孔徑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前一種可在普通白光擴展光源下,將再現象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并能由一體視對平面圖像合成無需配戴眼鏡觀看的立體三維圖像。后一種則將單縫孔徑變為大直徑的環形孔徑,從而可實現360°環視的再現像,即在白光照射下,可繞全息板轉一周以觀看物體所有側面的再現像。數虎圖像亦有360°環視全息演示系統,有興趣請致電深圳數虎圖像科技有限公司。

               。5)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

                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是指將一系列由普通拍攝物體的二維底片借助全息方法記錄在一塊全息軟片(或干板)上,再現時實現原物體的準立體三維顯示的一種技術。實現再現物體360°環視像的另一種有效方法便是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它可制成圓筒式,亦可制成平面式。這里以旋轉物體為例說明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的制作技術。顯然,假若將物體變為實際場景,則可制作立體電視;假若將轉動物體變為一系列連續變化的二維圖片,則可制成活動的動畫。

                這種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實際上是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與合成技術的有機結合。利用這種方法在平面全息板上再現環視或立體活動圖像,是極其誘人的。其缺陷是記錄過程較為復雜,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這一缺陷已不再成為嚴重的問題。近年來,研制出一套由計算機控制的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自動記錄系統,并成功地由它制出像質頗佳的360°環視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

                在合成式全息顯示技術中,有一種可顯示被拍攝物體動態過程的角度多路合成式全息顯示技術,它是一種電影拍攝與全息拍攝完美結合的技術。它使用電影攝影機進行第一步記錄,再在激光照射下用“全自動合成全息拍攝系統”將記錄的二維電影片制成全息顯示圖像,它是一種實現了白光記錄和白光再現被記錄物動態過程的高層次全息顯示技術。縱向多路合成的全息顯示圖像,由于采用了不同角度的視像進行合成,故稱為角度多路合成式全息顯示圖像。它是一項集電影特技攝影、激光全息、光機電一體化、微機控制及納米感光材料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最新技術。還有另一類縱向多路合成的全息顯示圖像,它是由對客體不同深度的一系列平面層拍攝的底片合成的。如醫學中用X射線斷層攝影(CT)或超聲波斷層攝影,可得到垂直于人體軸線方向的一系列平面圖片。利用全息顯示技術將其按原順序、原間隔制成合成式全息顯示圖象,再現時則可觀看到一系列縱向平行排列的透明平面圖像。當這些像的縱向間隔小到一定程度時,觀看者便如同觀看原物的透明立體三維圖像一樣?v向多路合成的全息圖像亦可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制作。

                角度多路合成式全息顯示技術具有發展前景的潛力。它可將計算機圖像信息處理、光學圖像信息處理、納米感光化學信息處理、影視技術多年來積累的視覺心理學及生理學深度感等方面的經驗融合一體,對采集的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從而獲得優質的三維空間立體影像。觀看這種角度多路合成式全息顯示立體影象時,無需配戴眼鏡等附加裝置。它是目前記錄并顯示伴有活動圖象的三維立體影像的最佳方法。隨著液晶顯示技術及納米級實時記錄介質材料的研制開發,角度多路合成式全息顯示技術將會發展成為新一代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科研項目及值得巨大投入的研究課題。

               。6)模壓式全息顯示圖像

                上述各種全息顯示圖像的共同缺陷是復制較為煩瑣,通常需采用激光源及光學器件,而且每復制一次皆需曝光、顯影和定影等過程。為解決這一問題,20世紀80年代開發出一種可象印書一樣大批量快速復制的模壓式全息顯示圖像。其制作工藝過程可分為如下三步:(1)記錄原版全息顯示圖像,這種全息顯示圖像的記錄過程類似于彩虹式全息顯示圖像,但它屬于浮雕型,即與光強分布相應的干涉條紋已轉變為凹凸型溝槽狀分布;(2)制作金屬壓模,即由原版全息顯示圖像經電鍍和鑄模等工序轉為金屬模板;(3)壓印復制,通常是在透明塑料片上利用金屬模板進行熱壓以得到復制的全息顯示圖像。這種模壓式全息顯示圖像既可制成透射式,亦可將其表面鍍以高反射率金屬膜,使其變成反射式。模壓復制技術涉及到光刻膠母版制作、電鑄及全息模壓技術,是全息顯示技術中難度最大的一種技術,它屬于高層次的全息顯示技術。

                模壓式全息顯示圖像的最大優點是可大批量生產。一個優質的模板可連續壓印一百萬次以上,故全息顯示圖像的成本大為降低。這種全息顯示圖像的制作現已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產業,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防偽商標、各種證卡及藝術性顯示等。常見的各種防偽標志便是一種反射式模壓彩虹全息顯示圖像,從不同的角度觀看時,其色彩會發生一些變化。擬將合成式全息顯示技術與模壓技術有機結合一起,制成一種可360°環視或動畫式模壓全息顯示圖像。

                (7)計算機全息顯示圖像

                最后簡單介紹一下近年來發展頗為迅速的計算機全息顯示圖像(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簡稱為CGH。既然全息顯示圖像屬于一種干涉圖樣,假如能利用計算機直接產生出這種圖樣,則無需再采用光學設備實地記錄了。這種方法既可完全節省光源及要求相當精密的光路設置,又能模擬實際上并不存在的各種物體,故具有明顯的簡易性與靈活性。

                計算機全息顯示圖像目前已在圖像處理和干涉計量等領域內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它同樣亦可應用于立體三維圖像顯示,僅是成像質量仍需作進一步的改進。值得指出的是將光學與電子學技術有機結合一起,發揮其各自的優勢,將是實現立體三維顯示的一種有效途徑。數虎圖像一直立足圖形圖像技術、虛擬現實、電子學、光學、顯示設備等綜合運用研究,旨在倡導和滿足更多形式、手法、創意的數字體驗服務。


              更多相關:  投影機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推薦給朋友】【投稿建議】【加入收藏夾】【 】【打印】【關閉】【評論】【頂部
               相關新聞
              國產投影機實用維修資料(三) 小常識:投影機工作噪音初步講解
              背投影屏幕水平亮線的產生與克服 視訊會議業務組網協議分析
              視頻系統的故障排除和應急處理 國產投影機實用維修資料(二)
              國產投影機實用維修資料(一) 如何通過所投畫面來鑒別投影機的實際指標?
              管理軟件在大型聯網視頻系統的技術要點 “互動式移動多媒體教學系統”助力教育進入互動時代
               網友評論
               
              設為首頁 | 建站服務 |  商務信息 | 投影資訊 | 本站動態 | 付款方式 | 關于中國投影網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本站網絡實名:中國投影網|投影機|投影機報價 國際域名:http://www.www.hepingjingyingonline.com/
              版權所有© 2008 中國投影網 .
              郵箱:web@www.hepingjingyingonline.com 電話:+86-755-33225360(十二線)傳真:+86-755-33010311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gif|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亚洲精品hd|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色花堂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极品|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2021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九九热在线精品视频|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97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色先锋影音5566|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深夜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va免费精品|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