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 年,小霸王學習機橫空出世,教育智能硬件風靡一時,從此飛入尋常百姓家。2023 年,教育大模型應運落地,各類教育智能硬件推陳出新,起勢忽如一夜春風起。三十年間,縱觀整個教育智能硬件產業,從傳統的電子詞典、點讀筆,到學生平板、教育大屏、教育機器人,再到 AI 賦能下的詞典筆、聽力機、學習機與學練機、智能手寫筆,產品形態愈發多樣,覆蓋場景愈發多元。
而今,立于 2024 年的潮頭,俯瞰教育智能硬件市場,政策推動、需求迭代、技術升級、品類創新,多重因素影響之下,市場供需兩旺,行業多元發展,新模式、新標準、新格局不斷涌現,規模已突破千億元。
5 月,面對行業全新階段,多鯨教育研究院出品《 2024 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趨勢報告》,梳理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當前十大發展趨勢,剖析行業五大典型企業,助力行業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全球視野下,人工智能儼然已成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教育智能硬件,從最初的學科教育幕后位置,逐步走向臺前,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更成為教培機構、互聯網大廠爭相入局的熱門賽道。從單一場景的傳統學校教育,到完整場景的智能教育生態,教育智能硬件的飛速發展正在極大地縮短這一距離,推動中華傳統歷史文化中倡導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加速走進現實。
近日,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2024 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以「十大趨勢」濃縮提煉行業洞察,系統解讀產業布局、未來發展,為從業者、觀望者匯集深刻觀點、提供分析方向。報告指出,「雙減」落地后,教育智能硬件需求爆發,市場規模穩步增長,預計 2024 年將超千億元。以市場目光解析,教育智能硬件行業將走向何方?
長久以來,教育作為一項復雜性、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被視為人類永恒的課題。于師者,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做到立德樹人?于學子,如何提升成績,乃至學用貫通?無論哪一方,在有限的教與學生涯中,都需要背負較高的試錯成本,不斷追尋問題的最優答案。
2023 年燒起的一把「AI 火」,蔓延到教育領域,讓傳統的教育智能硬件裝上了大模型的「智慧腦」,將教育智能硬件進一步推向千家萬戶,創造了新的可能性。借助教育智能硬件,學校端加快推動智慧校園建設,進一步平衡個性化與規模化。家庭端聚焦個人,為學生提供定制教育資源與學習路徑,「AI 老師」請進門。教育智能硬件的爆發,似乎預示著貫通家校場景、共建智慧教育即將走入現實。
近日,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2024 中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趨勢報告》,以「十大趨勢」濃縮提煉行業洞察,系統解讀產業布局、未來發展,為從業者、觀望者匯集深刻觀點、提供分析方向。報告指出,學校端和家庭端的個性和共性需求,與新一輪 AI 技術范式疊加,催生教育智能硬件不斷豐富功能、創新品類。而承載著大模型等 AI 技術的教育智能硬件,正逐步覆蓋學生教學領域和成長領域,貫通在校、在家、在途場景,最終實現從統一化教學向個性化教育的轉變。從「傳統教育」到「智慧教育」,賽道玩家如何洞察用戶需求?教育智能硬件如何實現「應用為王」?
回顧過往,教育智能硬件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加持之下,經歷了從模式化到個性化、從單一功能到多元功能的轉變。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智能硬件逐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這一階段呈現出個性化和多元化的顯著特征。智能硬件不僅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數據進行個性化推薦,還能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技術,實時監測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更加精準的教學指導,將人工智能有效融入到教學場景之中,推動了智能教育的躍進與提升。
針對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現狀,5 月 28 日晚上 20:00,多鯨對談松鼠 Ai 聯合創始人兼 CEO 周偉和聽力熊聯合創始人袁琳,共探 AI、大模型技術加持下,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
隨著 AI 大模型等技術的迅速迭代,人工智能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人機交互、深度學習等應用技術逐漸普遍應用于教育智能硬件產業,其產業鏈上的元器件、IDH/ODM、技術服務等軟硬件供應商和品牌商、經銷商蓬勃發展。
在品牌眾多的市場中,成立于 2015 年的玩瞳科技瞄準圖像識別落地教育領域的機遇,專注于學習場景的視覺圖像分析,以反射式 AR 等交互形式,應用于機器輔助的閱讀、作業和學習。最近,多鯨專訪玩瞳科技創始人黃勇,一起聊了聊教育智能硬件的產業圖景,以及大模型時代下教育智能硬件的發展方向。
在玩瞳科技內部,黃勇繪制了一張清晰的教育智能硬件產業鏈全景圖。版圖中,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被分為四個核心環節:一是由芯片、存儲、屏幕、攝像頭等組成的元器件環節,二是由外觀設計、結構設計、軟硬件一體化研發、生產制造等組成的 IDH/ODM 環節,三是學生手機、平板學習電腦、點讀筆、掃讀筆和打印機等品類和品牌廠商,四是由 To G 信息化建設、To B 設備采購、To C 線上電商和線下零售等組成的市場和渠道。
結合玩瞳科技在實踐中的定位和交易情況,黃勇預估,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預計在 2025 年超過 1300 億元。其中,器件原廠、IDH/ODM、品類/廠商、市場/渠道四個環節的價值分配占比分別約 19%、15%、22% 和 44%。市場/渠道環節分到的蛋糕最大,接近 586 億元。
近些年,教育行業「大事」頻出,全民教育焦慮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是網絡討論熱度居高不下,「雞娃」「牛娃」「小鎮做題家」等網絡流行詞頻頻霸榜,成為各路玩家吸引流量、獲客營銷的有力抓手。「海淀媽媽」,就是新近出現的「教育熱詞」之一。
顧名思義,「海淀媽媽」是指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區,對子女教育學習獨具心得的媽媽群體。與其他媽媽相比,「海淀媽媽」似乎更愛「雞娃」,卻也「雞娃有道」。例如在教育方法上,「海淀媽媽」更加善于運用輔助設備,為孩子引入豐富的學習資源。2023 年以來,教育智能硬件熱潮爆發,聽力機、學習機、詞典筆等設備深入走進家庭場景,成為了「海淀媽媽」們的好幫手。
作為聽力熊聯合創始人,同樣也是一名「海淀媽媽」的袁琳,對于聽力機的產品定位,有著「創業者和家長」兩方面的觀察與體悟。在她看來,聽力機應當應用于多場景,不論是桌上、車里,還是家中、室外,都能夠發揮其便攜優勢,同時滿足家長和孩子的需求,為學習和生活賦能。袁琳相信,聽力機將會以其輕量便攜的硬件優勢,以及兼具學習娛樂的內容優勢,從教育賽道破圈,延伸為孩子定制、隨身的「專屬端」。
縱觀從「英語聽力教輔」到「專屬端」的成長路徑,聽力機目前所處階段尚處早期。在這條道路上,聽力熊作為探索者,秉持著怎樣的信念、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還將走向何方?近日,多鯨對話袁琳,聽她娓娓講述聽力熊的十年創業故事。
2018 年,鯨魚機器人發布了第一款智能積木機器人,填上了教育機器人行業的品類空白。此后六年,歷經「雙減」和「疫情」兩大黑天鵝事件,公司發展速度不減反增,以「AI+教育+機器人」的模式,構建出了 3 - 22 歲全年齡段、適合家庭、學校、培訓機構等全場景的全球最廣教育機器人產品線,自稱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教育機器人公司,其產品銷往全球 30 個國家,超 10000 所中小學、3000 所幼兒園、8000 家機構使用 ,打造了四位一體的教育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教育生態,在短短 6 年時間內,達成估值數十億人民幣。
一路高歌猛進的故事背后,是創業團隊厚積薄發的 22 年。早在 2002 年,鯨魚創始團隊便進入機器人行業,以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作為首次創業方向,最終,團隊錨定 AI 教育機器人這一細分賽道,鯨魚機器人就此開啟新篇章。
多鯨專訪鯨魚機器人副總裁呂佩章,探討如何用新零售思維,重塑教育機器人市場。
「雙減」政策落地后,教育回歸學校,課后服務成為學校新剛需,學生的學習渠道得到延展,而校園課后服務平臺和智能學習終端也成為諸多機構新的發力點。成立于 1990 年的鴻合科技,基于其 30 余年的教育信息化運營經驗,于 2021 年面向全國正式推出「鴻合三點伴」項目,截至 2023 年 12 月,已與全國百余區縣達成合作,覆蓋 7000 多所學校、惠及學生總數超 700 萬。
近期,多鯨專訪鴻合科技 330 項目銷售總經理付翔,共話課后服務行業的機遇和困境,教育智能硬件和軟件在課后服務中的應用,以及 G 端教育裝備的發展前景。在加入鴻合科技的 20 年中,付翔先后負責公司的區域、電子白板等創新業務,在他看來,課后服務與教育信息化的結合,不只解決短期的托育需求,更是使課后服務走向規范化和高效化,最終推動課后三點半成為培育創新人才的新陣地。
2016 年,AlphaGo 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人工智能「平地驚雷一聲起」。2021 年,元宇宙橫空出世,虛擬與現實的界限進一步打破。如今,大模型的興起極大加快了教育領域的變革進程。從人工智能到元宇宙,前沿技術賦能教育的進程不斷加速,在虛實融合、人機交互的發展趨勢下,教育智能硬件廠商如何在市場沖出重圍?近日,多鯨專訪訊飛幻境董事長閆宏偉,共同探討元宇宙等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面臨的挑戰,教育智能硬件的核心競爭力以及發展趨勢。
相較于教育企業,閆宏偉更愿意將訊飛幻境定義為科技型企業,這家成立于人工智能元年的企業,如今已經成長為元宇宙行業領軍企業,并將自主研發的軟硬件體系與數字內容綜合解決方案應用到教育、文旅等行業。
在教育行業的風云變幻中,教育智能硬件市場正成為眾多教育培訓機構探索新增長點的競技場。在這個充滿競爭的領域,如何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成為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從ToB到ToC的轉型過程中,企業應如何應對?在產品定價策略上,如何體現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同時,隨著大模型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這一創新趨勢將如何推動教育智能硬件的發展,實現質的飛躍?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多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