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把LED制造商華燦光電收購以來,液晶顯示面板廠以實際行動布局并進入Micro LED顯示領域,新一代顯示技術蓬勃發展,有預測稱2024年將會是Micro LED顯示的量產元年。
下面介紹相關顯示技術,以及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
一、LCD顯示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顯示屏幕,目前主要采用的為TFT-LCD技術,即由兩片玻璃基板中間夾著一層液晶,其上層玻璃基板是彩色濾光片,下層玻璃則鑲嵌著電晶體,當電流通過電晶體所產生的電場變化,使得液晶分子原本的旋轉排列發生扭轉,改變光線通過的旋轉幅度,并以不同比例照射在彩色濾光片上,產生不同的顏色。
TFT-LCD結構示意圖
二、OLED顯示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其基本結構是在銦錫氧化物(ITO)玻璃上制作一層有機材料發光層,并在發光層上再覆蓋一層低功函數的金屬電極。透過外界電壓的驅動下,正極空穴與陰極電子便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能量并發出光,因材料特性不同而產生R、G和B三原色,來構成基本色彩。
與LCD的背光源不同OLED的顯示原理為自發光,當施加電壓后,在發射層和傳導層交界處,電子與空穴結合并釋放光子,通過基色材料形成RGB像素模塊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從而顯示成像。
OLED與LCD最大的差異在于是否能自體發光,LCD需要LED背板和濾光片,而OLED能夠自體發光。OLED雖然呈現的畫面鮮艷、功耗低、可以彎曲,但有機材料會氧化所以壽命相對較短,加上成本高、技術含量高,目前大都適用于小熒幕,好比手機屏幕。
OLED技術發展已久,材料大多為有機材料,不需背光模組透過各個像素發光,每個像素都可以發出獨立、某種顏色的光,且可以單獨打開和關閉。目前,OLED技術也已經應用在智慧型手機與電視顯示器等。
三、MLED微顯示
MLED是最近幾年被創造出來的詞,它其實是Mini LED和Micro LED的統稱,指微顯示的意思。Mini LED和Micro LED差異主要在于LED芯片尺寸的大小。具體為:
Micro LED可以將R、G、B三原色的晶粒拼成一個像素點,變成“一個像素”的概念,不再需要濾光片和液晶層,也正因為這樣的技術特點與過往LCD顯示屏幕的發光結構完全不同,將為LCD產業帶來全新革命。
LED微縮化和矩陣化引起了顯示技術的大變化,Micro LED的微小化的顯示屏可以從戶外顯示進入到室內顯示,再減小以后進入到穿戴式IT終端顯示。MicroLED的微縮化開拓了“微納LED世界”,可應用于超高清顯示、AR、VR等領域。
MicroLED符合高亮度、高對比度、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低時延等要求。在硅襯底上做Micro LED,可以單片集成化,可用于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將會成為AR的首選。
四、顯示產業發展趨勢
LCD應該是目前技術最成熟、價格最便宜的。OLED在主流市場最先進,可以彎曲,柔性屏,適用于高端產品。Micro LED的發展則是未來必然之路,預計2024年將成為Micro LED量產元年,將會有非常多的企業會實現Micro LED小規模量產,主要從小尺寸量產開始做起,2025年產量提升之后,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現在,三星發布110 英寸 Micro LED 多款電視,售價在105萬人民幣,價格較高充分說明該領域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Micro LED電視
Micro LED繼承了傳統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并且具有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特性,更具節能、結構簡易、體積小、薄型等優勢。對于顯示產業來說,Micro LED成為市場主流最快可能在最近3-5年。
在材料生長技術上,Micro LED是基于藍寶石或者Si襯底的技術,包括已經非常成熟的LED基本上基于藍寶石襯底的LED方案,考慮到集成及系統化的特點,使用硅襯底在Micro顯示方面具有優勢,特別是如果能夠突破InGaN體系做紅光,這樣紅、綠、藍都用同一體系材料,然后集成做Micro顯示,相信將會對品質帶來較大的提升。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未來芯研究,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