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將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與經濟產業各個領域深度融合,形成一系列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這種新的經濟業態將實現虛與實的融合互促,通過數字化模擬和智能化仿真,更好地指導優化現實世界的產業經濟運行,從而進一步深化數字化轉型、激發數字化發展新動能。
構建智慧農業新模式
元宇宙將深化數據新型生產要素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推動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助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元宇宙促進農業生產方式深刻變革,將推動農業從原來的“靠天吃飯”到現在的“看數生產”、從田間地頭到虛擬空間。農業生產周期較長,受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非常大。而通過構建元宇宙農作物生長模擬模型,可智能監測分析光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施肥等不同因素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輔助農民針對性調整農業生產策略,從而大大
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出質量。如在南昌市紅谷灘區元宇宙·VR數字農業示范基地,一顆航天育種的水稻種子,按照傳統模式,從太空搭載開始到產業化最長可能要14年,而通過運用元宇宙技術,這個過程最快4年就可完成。
元宇宙推動農業經營模式深刻變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休閑農業、認養農業、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發展注入新活力。元宇宙可讓用戶遠程“觀光體驗”農業種植基地,還可在線“認養”農場或作物、家禽,例如浙江桐鄉打造的“云上農業試驗場”,可讓消費者可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同時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土地,自主選擇種植品類、查看農作物長勢、在線遙控農業智能設備,實現“沉浸式種地”。此外,元宇宙中的虛擬數字人,在農產品品牌宣傳、直播帶貨、用戶服務等方面有廣闊應用空間,例如廣州德慶的“小柑妹”,成為了當地元宇宙果園的“數字管家”,為用戶遠程“認養”德慶貢柑樹提供全天候、全流程智慧管理服務。
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元宇宙將打造數實融合的工業新模式,推動工業全要素、全價值鏈、 全產業鏈的全息展示和跨時空聚合,進一步推動工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機械生產力”向“數據生產力”轉變。
在研發測試環節,元宇宙推動實際驗證走向模擬擇優,通過在數字空間模擬極端、高危、高試錯成本的場景,減少現實資源消耗并提升研發效率。如在元宇宙中開展自動駕駛路測,能夠更多添加極端天氣、道路突發事件等現實路測中難以出現的因素,大大提升研發測試質量。
在生產運維環節,元宇宙通過在數字空間建立物理對象的孿生模型,開展仿真模擬與計算分析,并反向指導、提升優化現實世界的實體運行活動。如寶馬集團的元宇宙里達工廠,從廠區規劃、建筑設計、生產線布局到設備調試,全部都是依托虛幻引擎3D創作平臺創建數字孿生模型并進行模擬。這種方式可以在實際投入之前,就提前在虛擬世界中預演評估,預先發現潛在問題并及時進行調整與優化,以減少后續實操環節的返工情況。寶馬里達工廠從動工到投產僅用了兩年多時間,比正常工期縮短6個月。
在生產組織層面,元宇宙能夠使得各方主體以遠程在線的方式“臨場匯聚”在“元宇宙工廠”之中,開展協同生產。如有制造企業借此方式實現了中德奧三地專家的跨國遠程協作裝配。在國外專家無法親臨到場的情況下,借助5G、AR等元宇宙技術,將現場環境視頻以第一視角、高精度、實時化的畫面形態推送給國內外專家,專家依托實時標注、凍屏標注、音視頻通信、桌面共享等技術功能,遠程指導現場工程師的裝配工作,大大提升了生產協同效率。
打造服務業數字化新業態
元宇宙將推動以用戶為中心的消費服務模式重塑。工業經濟時代的服務受限于供給的有限性,是一種標準化、通用型的服務模式,且生產與消費需要同時同地進行。而在元宇宙等數字經濟新業態的創新推動下,服務供給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跨越時空、跨越虛實,提供更精準、更多樣的服務。
元宇宙通過塑造全感官體驗、沉浸式的服務環境,打造“隨心而動”的消費體驗。如在文化領域,元宇宙可以讓文化實現“活”起來,從靜態觀摩走向具身體驗,如在觀賞一篇藝術畫作時,可以成為一名“畫中人”,游覽古代的街市風物,觀賞舟船樓宇的精妙結構,聽古人的交流閑談;在旅游領域,元宇宙能夠打造“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旅游體驗,讓人們既可觀青山綠水,亦可感和風細雨,還可聽鶯啼燕語,也可聞桂馥蘭香,從而真正享受到“生活在別處”的意趣。
元宇宙通過打造人、物、場等要素的全真式還原,推動用戶對產品服務的在線“定制”。在元宇宙電商平臺上,消費者不僅能夠通過全方位的商品展示實現“所見即所得”,來避免遠程交易所帶來的信息差、“買家秀”與“賣家秀”差別巨大的情況,而且能讓消費者在線試穿試用,精準體驗不同產品搭配的呈現效果,實現“量身定制”式的消費體驗。如美國一些零售公司正在開發“3D虛擬試穿”技術,可為消費者打造3D虛擬形象,讓其可以在線體驗到不同尺寸、不同版型,甚至不同面料、不同材質的服裝著裝效果。
政策建議
新事物的成長過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元宇宙未來發展潛力無限,但當前還存在著底層技術尚不成熟、應用場景落地不足、適應新業態發展規律的監管模式尚未建立健全等問題。建議結合數字經濟發展部署,加快政策預研與儲備,發揮元宇宙打造數字經濟新業態、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的潛力。
一是加快夯實技術根基。要著眼于搶抓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發展高度,充分推動元宇宙技術發展與落地應用,將技術創新的“關鍵量變”轉化為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質變”。對此要打造“政產學研用金”聯合的創新生態,圍繞沉浸影音、智慧計算、新型顯示、感知交互等重點環節,探索“揭榜掛帥”、里程碑管理、賽馬制等機制,開展重大關鍵技術、重大戰略產品、重大試驗驗證研究,暢通“發現-轉化-孵化-產業化”鏈條,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
二是要深化場景應用。充分發揮中國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以服務于現實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推動元宇宙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各領域廣泛應用,激活其促進產業轉型躍遷、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潛力。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要以防沉迷、防不良文化、防隱私泄露等為前提開展創新活動,在場景構建、內容生產、應用開發等方面設置系列前置性的規則。
三是完善監管模式。把握元宇宙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的治理要求,一方面要營造包容開放環境,充分激發市場創新活力,鼓勵互聯網平臺企業、科技企業等在遵循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等相關法律政策的前提下,開展技術研究與應用突破,構建創新生態。另一方面要規范市場發展秩序、推動行業健康規范發展,要劃定行業紅線、加強風險監測,對以元宇宙為噱頭、以創新為名的各類違法違規活動進行嚴厲打擊。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中國信息界,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