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以“數字賦能 智引未來”為主題的大興區智慧校園建設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在北京教育研究院舊宮實驗學校盛大舉行。
來自北京市教委信息處、數字教育中心、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大興區教委的相關領導,大興區各中小學校長、信息化工作負責人及教師進修學校主要領導和信息中心全體成員共赴盛會,共同見證數字化賦能教育發展的強大能量。希沃作為技術支持單位亦踴躍參會,以高度契合的希沃移動錄播、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課堂觀察系統等數字化設備,助力大興區智慧校園建設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活動伊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舊宮實驗小學的徐老師為與會者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數字化課例展示。其中,諸多數字化工具在口算等環節中的應用,充分激發了師生教與學的熱情,為未來課堂創造了無限可能。
2023年5月,北京市教委發布《北京市教委關于開展北京市智慧校園示范校遴選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北京市智慧校園建設項目。響應政策號召,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舊宮實驗小學校長王學武在會上分享了該校智慧校園的探索與實踐歷程。王校長表示,學校在誕生之初便確定了以教育信息化為辦學特色,以開啟智慧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為辦學理念,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走過智慧教育1.0~3.0的三階段,學校智慧化轉型如今已取得重大成果,接下來將進一步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項目為平臺、以深度學習項目為抓手,推動學校智慧教育再上新臺階。
教師的專業實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智慧教育的最終成效。基于此,為深入推進大興區智慧校園建設和人工智能項目的實施,大興區教育委共同支持成立大興區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研究工作室——孫唯名師工作室,并在此次活動中為工作室正式授牌。工作室導師孫唯在發言中從政策背景、定位、目標、工作內容、培養機制、組織架構、實踐研究、創新活動、保障機制等多個維度全面介紹了工作室的建設方案及工作計劃。
推進智慧校園、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區,是大興區現階段數字化教育的重要任務。那么,究竟該從何處著手,以實現成果最大化?活動現場,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向參會者深度分享了大興區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項目推進成果及智慧校園建設情況,為下一步工作開展開拓了更多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希沃的移動錄播、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課堂觀察系統等諸多數字化方案吸引了多方關注。據希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希沃高度融合智慧校園建設的產物,希沃移動錄播不僅為本次活動創建了線上線下同步參與的共享空間,更是憑借全自動錄播、遠程導播、在線巡課、實時直播、便捷評課等功能,成為眾多教師的教研與教學管理“好物”;而搭載了希沃教學大模型的全新AI教學終端——希沃第七代交互智能平板,在AI算力芯片中集成了本地化的教學大模型,同時對音視頻采集能力進行了大幅度升級,讓常態化、個性化的教學反饋成為可能;此外,還有連接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的希沃課堂觀察系統,通過采集和分析課堂教學場景數據,為教師提供更全面、客觀、及時的反饋,幫助他們更好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
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夯實基礎,打造示范。本次大興區智慧校園建設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建設試點工作為區域智慧教育發展構建了更加全面的生態樣板。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 關注企業抖音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希沃,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