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熱線:18928465556  設為首頁 | 刊物 | 投稿 | 視聽號 | 投影通下載 [ 會員登錄| 免費注冊 ]

              博物館的未來 巴可對話博物館國際大咖

              中國投影網投影機資訊  barco巴可  2022-4-11 9:04:19  編輯:巧樂滋  [ ]

              科技飛速發展

              可視化領域不斷創新

              如何把握機會實現自我更新

              也是博物館界一直考慮的問題

               

              巴可邀請到四位博物館行業大V,將與他們從提高博物館創新內容、豐富游客切身體驗和科技成就美好未來三個層面開展相關的專題討論,探討當前形式下博物館界的未來以及科技在博物館界發揮的作用。

               

              本次受邀采訪大V分別為曾負責《遇見梵高》巡展的創意咨詢機構合伙人Arnold、有著30余年工作經驗的倫敦科學博物館新媒體主管Dave、Molten藝術館創始人Dorothy和沉浸式投影設計領域領袖埃盧梅納蒂酒店的營銷副總裁Hilary。

              倫敦科學博物館新媒體主管Dave

              Molten藝術館創始人Dorothy

              創意咨詢機構合伙人Arnold

              埃盧梅納蒂酒店的營銷副總裁Hilary

               

              以下是本次專題討論的具體內容。

               

              01 疫情下,很多博物館開啟了云展覽,這種形式能否持續?

              Dave:

              人們不會在3D地圖里,觀看博物館的建筑外觀。同樣的,在線還原博物館實體結構不能稱之為線上展覽。云展覽更像是在策展人親自帶領下,用戶以自己心儀的展覽方式,在線上進行的個性化參觀。

              Dorothy:

              線上觀展作為實地體驗的補充,展示的內容不該局限于線下博物館內的真實藏品,也可以嘗試“幕后花絮”類的展覽方式,給用戶呈現一些線下看不到的東西。

              Arnold:

              很多博物館雖然已經開始改變線上內容了,但仍有些博物館還秉承著“只要能在線還原畫廊,就等同于在線觀展”的觀點;另外一些小型博物館則在尋找創意方式,拓展線上觀展的豐富性,嘗試用全新的方式詮釋展品。

               

              02 怎么看待博物館開啟線上展覽?是否有必要與專業線上內容做競爭?

              Dave:

              從前我們只注重數量,發布了大量的線上內容。但現在開始以質量為前提,沉下心來冷靜思考,保證在線上準確呈現出我們希望展示的內容。對于和線上內容競爭的問題,我認為沒有必要。比起長時間面對電子屏幕,人們更愿意觸碰真實存在的東西。大多數人來博物館是為了度過美好的一天,但這是依靠線上手段無法還原出來的。

              Dorothy:

              不用與專業線上內容競爭。對于游客來說,在電腦上瀏覽展品的照片與進入博物館看到真實的恐龍骨頭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線上內容無法帶來游客觸碰到真實展品并與它們互動的體驗感。

               

              03 博物館需要靠什么吸引游客反復參觀?如何提高博物館的重游率?

              Dave:

              重游率取決于博物館類型和它所在的位置。以大型國家博物館為例,固定的展品無法吸引游客二次參觀。博物館使用數字化展覽方式,可以在保證經典展品不變的同時,不斷變化展示方式。既能滿足人們的念舊需求,又帶來了新鮮感。同時可以在博物館內組織商業活動,作為博物館文化的一部分。

              Hilary:

              可以在博物館內組織其他活動。人們在參加活動時,會注意到一些神奇的藏品,然后會攜帶親朋好友故地重游,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些神奇的“東西”。

              Arnold:

              梵高博物館之前只有入境游一種創收方式,如今實現了多樣化的收入來源。他們充分考慮到了客戶的不同觀展需求:在博物館展出一段時間,然后在線展出一段時間,隨后又將展品運送到其他國家進行國際巡回展出。

               

              04 其他行業對博物館有影響嗎?能否結合各行業案例尋找創意方案

              Arnold:

              不同類型的博物館接納新思想的態度不同,科技和自然歷史博物館更容易接納新思想,藝術博物館則更保守。但在核心理念不沖突時,博物館可以選擇與其他行業進行合作,打破博物館行業邊界,嘗試利用其他行業的經歷舉辦巡展,提高自身創造力。

              Hilary:

              可以學習不同行業創意展覽的經驗,邀請其他行業人士一起舉辦研討會,不要將思想局限于博物館的已有內容。

               

              05 如何看待博物館的功能從教育走向娛樂?這種趨勢是否在加劇?

              Dorothy:

              教育與娛樂無法完全分割,博物館并非單純的追求娛樂價值,娛樂存在于教育的過程中。

              Dave:

              教育與娛樂密不可分,在博物館曾放映過的《敦刻爾克》,作為非科教片,也存在大量有趣的科技內容。放映前,我們還曾邀請特效人員,開設專家講座,激發了年輕觀眾的強烈興趣。

              Hilary:

              這可以理解為是教育和參與感的關系。聽文物的講解,和與文物進行互動,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現在,交互內容的制作方法簡單,將這些科技手段應用到博物館行業,會大幅提升博物館的吸引力。

               

              06 如何看待對觀展人群的刻板印象?博物館需要改善哪些地方才能吸引更多人群?

              Arnold:

              或許我們更應該思考是否應該被動的在博物館內等待游客上門。博物館一直以莊嚴的形象來吸引固定類型的觀眾。我們要將內容轉移到非傳統空間,嘗試巡展或快閃式博物館的方式,在全新的地點以全新的形式呈現真實的博物館體驗。以《遇見文森特-梵高》巡展為例,在展示藝術作品的同時,以全新的方式詮釋藝術家的故事,吸引了新觀眾。

              Dave:

              博物館需要主動將體驗帶給游客,未來更多的體驗會發生在博物館外。比如,在熱鬧的街頭展出藏品,或在博物館外,打造一種簡易的展覽空間。這種展示方式成本很低,但能很好地展示當地的風采,非常受歡迎。

               

              07 除了云展覽和數字內容工具,博物館界引入了哪些有趣的科技?

              Dorothy:

              未來博物館會充分利用各種感官手段吸引觀眾。音頻是營造氛圍的重要工具之一,但也會導致游客分心和無法專注,所以博物館需要平衡好其中的利害關系。

              Dave:

              作為沉浸式體驗的重要步驟,音頻可以創造所需氛圍,將游客帶入不同場景。同時VR技術使博物館可以針對展品制作相關內容,做到讓游客面對真實的物品,營造真實的體驗。VR 技術還改變了大家看待藏品的方式,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沉靜到背景故事中。

              Hilary:

              在可視化技術方面,LED 顯示屏可以替代投影,營造大規模沉浸式環境。另外,混合真實科技和多人交互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08 運用科技有什么注意事項?怎樣才讓科技更好的服務于博物館?

              Dorothy:

              科技要服務于敘事內容,選擇可靠的科技手段,才能提高參觀者的體驗感。

              Hilary:

              作為內容敘述的輔助工具,科技切忌不要喧賓奪主,可靠和有效才是最關鍵的。科技的運用需要深思熟慮,確保能夠達到增強敘事、提高吸引力、改善整體體驗的效果。

              Dave:

              作為幕后的一種手段,技術不能主導參觀者的體驗。數字化作為發展迅速的新鮮技術手段,博物館需要不斷探索與之完美結合的方式。

              Arnold:

              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我們要做好完全的準備,迎接數字化的到來。

               

              09 如何看待博物館的未來?科技能否持續發揮作用?

              Arnold:

              未來,科技將發揮重要作用,為博物館帶來更多的新觀眾。目前,沉浸式和數字景觀還未普及,混合技術解決方案還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Dorothy:

              今后博物館的展覽空間會格外注重創意敘事,而科技會在營造沉浸式體驗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Hilary:

              博物館作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文化機構,要充分發揮這種影響力,給社會帶來新的希望。

               

              博物館的未來離不開技術創新。因此,我們要積極面對變化,從他人的創造力中汲取靈感,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訪談內容匯總為三篇專業文章,將從博物館內容創新、數字技術應用、和博物館未來三個維度講解博物館如何邁進現代化行列。


              關于barco巴可
              巴可公司是一家為專業市場設計并開發可視化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先技術公司。巴可活躍于全球,在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都擁有自己的市場銷售、客戶服務機構和生產研發基地。
              巴可(紐約-泛歐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BAR)在全球 90 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擁有員工約 3,500 名。巴可 2011 財年銷售總額高達10.41 億歐元。
              巴可大中國區目前在全國,包括香港和臺灣,共設有5個辦事機構,并在北京昌平設有研發和生產基地
              聯系barco巴可
              巴可中國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中路12號冠城大廈12層 郵編:100028
              電話: +86 10 5650 2288
              傳真: +86 10 5650 2222
              熱線電話:400-88-22726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barco巴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資訊評論

              投影機
              投影機
              媒體矩陣 | 本站動態 | 關于TY360 | Global Projector | 投稿 | 意見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本站實名:中國投影網 | 投影機 | 投影機報價 國際域名:www.www.hepingjingyingonline.com 官方微博
              版權所有© 2004-2022 深圳市中投傳媒有限公司   粵ICP備05041759號
              郵箱:web@www.hepingjingyingonline.com 電話:0755-26391166(十二線) 傳真:0755-86024577
              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視聽學院-商家論壇群:視聽學院-商家論壇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午夜男人女人爽爽爽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的黄网址大全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精品四虎免费观看国产高清午夜|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老司机精品影院91| 精品国产VA久久久久久久冰| 国产精品第六页|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2024国产精品极品色在线| 五月天激情小说网|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4| 久久精品草草草|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WWW国产精品内射老师|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精品字幕自在自线 |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欧美肥屁VIDEOSSEX精品|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