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廟位于重慶市云陽縣盤石鎮龍寶村獅子巖下,始建于蜀漢末期,后經歷代修葺擴建,為紀念漢桓侯張飛而修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廟內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字畫碑刻等稀世文物200余件,被譽為“巴蜀勝景、文藻勝地”。先后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長江三峽黃金旅游線上的重要景點之一,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游新景觀之一。
在張飛廟擴建項目中,打造了兩處光影勝景:“力扶漢鼎”、“幻彩桃桃”,由國畫技術團隊負責方案設計到硬件交付全過程。
“力扶漢鼎”再現漢桓侯戎馬一生
這是一座高3.5m、長寬均2.1米的四足方鼎,在古代鼎是一種祭祀的重要禮器,權勢的象征物。本項目結合方鼎造型,在鼎身體現三國文化,四足方鼎的四個面是相對平整,可作為投影面,表面刻有較小花紋不會特別影響畫面清晰度。項目主要難點:機器放置戶外,需要做到防濕防塵,還需一定高度才能投射到鼎身。為了這個滿足需求,項目采用了一款新型防護箱,固定在廣場四周,并且能夠完全隱沒在環境中。鼎身前后左右四個畫面,每個尺寸約1.8m*1.6m,由于鼎身是梯形,在實際安裝過程中,對畫面進行一定裁切,直至完全配合鼎身造型。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力扶漢鼎”將張飛“安喜曾聞鞭督郵”、“長坂橋邊水逆流”、“秋草長遺閬地愁”的一生一幕幕重現在眼前。
“幻彩桃桃”尋千古忠義
該景點取桃園三結義的背景,利用了桃樹實景和全息膜相結合的方式,用三臺LP60US激光投影機進行融合投射,每臺投射高度為3.5米,融合投影面積約為23.75平方米,本項目重點突出畫面色彩斑斕的桃園場景,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在夜晚暗環境下,一陣風吹來,朵朵桃花就像一只只花蝴蝶拍打著翅膀,翩翩起舞,叫人目不暇接,神迷意醉。“幻彩桃桃”重現了劉關張桃園結義時的場景,訴說當年三位仁人志士,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隨著各產業深入融合,文旅產業越來越重視對旅游地點內容、IP和場景的開發,用多樣的表現方法滿足人們需求,刷新文旅體驗。重慶張飛廟項目,正是以民族歷史文化為核心,歷經千年,重溫地域發展史詩,內容始于歷史大背景渲染,提煉三國劉關張兄弟之義,著墨于張飛一世英姿,魂歸云陽,名流千古。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中航國畫,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