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未來生活領袖峰會上,現場發布了《電子視像行業“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報告明確了中國電子視像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若干建議。
發展電子視像產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兼執行秘書長郝亞斌在大會致辭中講到,當前,全球消費電子和顯示產業的發展與第四次工業革命正處于歷史性交匯期,消費電子產業進入了以超高清、人工智能、5G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融合發展新階段。我國已經是全球消費電子制造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也涌現出眾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品牌。
大力發展電子視像產業,不僅是為了強國,更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電子視像產品是終端和內容、服務、場景融合的集大成者,將成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人類正在進入視像化時代,“視像就是世界以及認識世界的方式”。
發布《電子視像行業“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峰會現場,協會與各企業嘉賓共同見證了《電子視像行業“十四五”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的發布,報告中明確了中國電子視像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若干建議,并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鋒做了解讀。
電子視像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若干建議
報告首先總結到,“十三五”期間中國電子視像產業取得了決定性成就:液晶面板自給率快速提升;新型顯示技術取得突破;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風靡全球;商用顯示領域成為全球最大市場;IoT智能硬件爆發式增長;大屏智能運營取得建設性成就。經過中國產業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十三五”期間在全球和中國視像產業的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十四五”時期,中國電子視像產業仍處于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顯示產業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轉移深入發展,同時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受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影響,世界顯示科技產業進入變革期。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電子視像產業方面,我國政策優勢明顯,重大國家科技戰略和國家相關扶持帶來前所未有的寶貴機遇和戰略支撐;顯示產業體系完備,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增強;消費市場空間廣闊,都市和下沉渠道內需潛力巨大。同時,我國正處于轉型升級、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產業結構仍然偏制造下游;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夠,科技資源碎片化問題突出;主體和區域協調發展不夠;材料和裝備的國產化程度不高,任務艱巨。
展望2035年,中國電子視像產業要達到實現電子視像大國和顯示強國遠景目標的要求。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重大國家戰略取得歷史性成就,重大關鍵核心環節實現突破性發展。電子視像產業要邁上新的大臺階,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報告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中國電子視像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并提出了主要目標:顯示面板產業實現有序發展,實現區域集中,主體集中;新一代新型顯示技術快速實現規模經濟,應用范圍和場景拓展商業化;電子視像國產品牌進一步擴大全球市場份額;材料和裝備的國產化程度達到新高度;軟件和內容服務生態全面推進,實現高質量的軟件和內容服務品質和效率,實現開放有序的市場競爭;全面深化硬件和軟件發展的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加快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
基于以上,協會對電子視像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進行了若干建議:
一、努力發揮行業協會引導和協調作用
二、加快推進顯示產業材料和裝備國產化
三、深入貫徹“補短板,鍛長板”策略
四、大力發展商用及專用顯示場景應用
五、狠抓下一代技術研發和量產
六、市場化力量打造萬億級內容服務生態
七、堅決推動汰舊換優行動
八、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九、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十、補充行業專家顧問庫,優化組成結構
十一、完善電子視像產業規范和標準
十二、持續優化顯示視覺健康指標
十三、促進構建8K超高清產業鏈生態
十四、加快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布局
郝亞斌指出,中國電子視像產業要深刻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國際國內環境變化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以及產業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的新趨勢新任務,在國家科技產業大格局、大目標、大戰略中找準定位和謀劃發展,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遵循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不斷開辟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占領全球電子視像產業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Runto洛圖科技觀研,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