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韶鋼的第一爐鋼水出爐。如今,韶鋼年產鋼能力達800萬噸,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創新同時,依托“跨產業、跨基地”的工業互聯網架構打造“一總部多基地”的“跨空間”和“跨人機界面”的互通融合,實現智慧制造2.0的全面升級。
韶鋼和海康威視的合作始于2013年
雙方合力構筑起的物聯感知網
既是安全的屏障
也是物信融合、沉淀業務的土壤
牽手7年來,我們在
安全生產、生產工藝、綜合治理
三大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韶鋼在數字化創新之路上
管理水平全面進階
新的篇章正在書寫
安全生產 · 高效和安全可以兼得
在韶鋼,一套設備,一個手機,即可實現作業現場實時安全巡查。
作業過程中,安全巡查人員可于APP端實時查看作業現場以評估施工情況,經由雙向語音對講,即可遠程提醒,及時制止潛在風險。標準化、流程化、痕跡化的安全管理,不僅規范了人員行為,也進一步提高了員工安全意識,使作業效率大幅提高。
傳統的現場設備巡檢,伴隨著較高的勞動強度和危險系數。現在,有了熱成像感知設備和巡檢應用軟件,管理人員遠離了辛苦的攀爬和危險的現場,在控制中心即可完成例行巡視。通過視頻疊加泄漏數據,多維融合,管理視角更加直觀。
未來,還將實現天車下危險預警、PPE穿戴識別等豐富應用,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生產工藝 · AI點數準確又高效
一捆鋼棒有多少根?TA只看一眼就心中有數。
原始的人工計數機械繁瑣,視覺AI感知卻能“一鍵計數”,并聯動觸發視覺分析,其分析結果與稱重計數、貨單數量核驗后,系統自動打印標簽,高效方便。
涉及其他生產環節的鐵水包編號識別、鋼板編號識別、鋼胚編號識別等應用也相繼落地。未來,視覺AI感知還會繼續融入各個生產環節,助力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綜合治理 · 互聯互通的數字化管理
有了豐富的前端感知資源,廠區綜合治理可通過AR駕駛艙實現全局掌控,也可通過APP端一鍵直擊生產現場。
AI感知設備互聯互通,既是一張安全的網,也是構筑人員管理、智慧交通、智慧消防等業務系統的基礎。
我們堅持數據驅動、創新驅動、智慧制造的發展道路,打造的是數字化的企業。韶鋼人正以擔當、專注、爭先的精神,和海康威視等合作伙伴共同發展,實現企業的共贏。
——陳杰
寶武集團中南鋼鐵廣東昆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海康威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