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建筑行業已進入大數據、信息化時代。建筑施工企業積極借助科技和智慧力量,參與新基建發展,提升工地精益生產管理水平,提升競爭力,而智慧工地則是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硬核助力。
近日,2020年浙江省建筑安全整治三年行動暨“智慧工地”觀摩推進會在高新區(濱江)隆重召開,進一步推動全省“智慧工地”建設工作提質擴面,助推安全監管方式優化升級。會上,高新區(濱江)住建局聯合大華股份等多個高新企業,會同長三角標準研究院共同研究發布了浙江省首個《智慧工地評價標準》五星評價體系,為構建智慧工地提供了規范化依據和可復制化的標準方案,為全省建筑業轉型提供“濱江方案”。
會議召開前,與會人員集體參觀了濱江區智慧物聯方案研發及產業化樣板項目,詳細了解了AI智能識別、AR全景、熱成像火點探測、智能周界、智能火災預警、智慧用電等大華智慧工地細節,對科技創新踐行于施工中的各個環節,尤其是提升工地標準化管理效率、保障施工質量和安全方面給予認可,紛紛認為方案應用對促進“智慧工地”質量、安全、文明施工整體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大華6+X智慧工地解決方案,聚力數字化新基建,以物聯網、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為載體,融合工地可視化、管理實名化、監測實時化、人員定位、機械設備監管、車輛管理6大智慧應用,形成進度管理、質量監管、成本控制、造價系統、BIM應用等X擴展業務,充分賦能工地數字化轉型,實現施工現場立體化、全方位、全時段的安全和高效管理;同時助力相關政府部門通過統一平臺實現更精細化的監管與服務。
AR全景 工地管理新視角
創新部署大華守望者方案,結合AR全景技術和超大視場角,完成對施工現場各業務要素的大實景地圖展示,工程人員通過全景地圖實現對工地全域的實時動態把控和細節監管,滿足應急指揮需求,提升工地管理效率和安全水平。
AI安全帽檢測 智能預警
基于智能視頻分析和深度學習技術,實現對作業生產區域人員未佩戴安全帽等危險行為的實時預警,并智能推送至相關管理人員,手機端即可遠程及時處理。
環境監測 助力綠色施工
通過智能環境監測方案,實時采集工地揚塵、 噪聲、 氣象等數據,幫助監管部門準確掌握工地環境狀況和施工對環境的影響程度,聯動噴淋系統,為施工單位進行污染控制、環境保護等提供數據支撐,助力工地綠色施工。
火災預警 守護工地安全
運用熱成像技術,對倉庫、生活區、食堂等區域進行識別檢測,實時感知畫面中的溫度異常和火點情況,有效降低火災隱患;結合安消一體化方案,智能聯動視頻實時掌握消防重點區域;還可檢測工地工作電流狀態,助力安全用電。
智能周界 全天候防入侵
將警戒系統與報警系統有機結合,做到以防為主,防報結合;周邊圍墻遭非法入侵時,系統第一時間發出預警并聯動視頻復核,輕松做到主動防御將入侵目標“拒之墻外”,實現全天候智能值守。
無人機巡檢 創新業務應用
利用大華無人機高空俯瞰的視角、快速機動的響應能力,可高質高效完成對施工盲區、死角等人力不及之處的巡檢任務,還可創新工地勘察巡檢建模新應用,幫助管理者快速開展隱患排查及工程質量檢查工作。
人車智慧通行 管理更規范
通過勞務實名制方案,實現“考勤、門禁、智慧人臉檢測”等全方位的工地人員智能化管理;通過車牌識別系統,對工程車輛進出進行科學、高效管理,降低其不規范行駛造成的安全隱患,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大華股份以科技賦能,通過智慧工地方案在建筑領域的多方位應用,實現工地“人、機、料、法、環”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助力安全生產可防可控;大華不斷探索前沿技術與建筑業實現融合,持續守護工地安全,以工地的智慧化監管、信息化管理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大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