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蔚藍天空下
涌動著金色的麥浪
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
愛過的地方
……”
認識“冬小麥”
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比如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
今年4月,江蘇阜寧80多萬畝小麥正處于孕穗期,阜寧縣充分利用海康威視與合作伙伴攜手打造的智慧農業平臺,創新方法開展春耕春管服務,全力以赴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科技種麥”亮點多,這不,還上了新聞聯播呢!
01
專家遠程為小麥“問診”
4月中下旬是小麥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若不加強防治將對小麥抽穗揚花造成較大影響。
利用平臺的“千里眼”,還有無人機巡查回傳的高清視頻,農技專家通過“屏對屏”互動,即可為農戶遠程提供小麥赤霉病防控技術指導。以往一天大部分時間都耗在路上,遠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效率。
02
硬核科技為農戶“添翼”
風速過大易使小麥發生倒伏現象,本來直立生長的小麥,成片歪斜甚至全株伏倒在地,嚴重時產量會降低一半以上,收割也很困難。有科技農戶不慌。可通過風速傳感器將數據上傳至平臺,平臺可對風速設置閾值,一旦達到預警閾值即刻報警提醒,從而提前采取抗倒伏措施,避免損失。
還有農業AR實景地圖來幫忙,農業管理部門可鳥瞰整片麥田,快速查看各個點位小麥的生長情況,提高管理效率。
03
智慧農業平臺還能干啥?
平臺集農業物聯網環境實時監測、農產品溯源、物聯網智能控制等多項功能,既可以遠程監測與診斷作物苗情、病蟲情、墑情等農情動態,同時還可調節棚室環境,自動灌溉和施肥,為農戶帶來科技的便利,幫助農業走向規模化、現代化、智能化。
經過精心的呵護與種植,6月阜寧的小麥早已金黃一片,產量也比去年增加了,沉甸甸的麥穗在風中搖曳。
糧食一顆一粒都來之不易,科技守望麥田,讓農戶看到更多豐收的喜悅。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海康威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