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背景
今年,全國的老舊小區改造按下了“快進鍵”,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旨在給眾多老舊小區帶來生活環境的改善,解決根深蒂固的老舊小區難題:
“不安全”——小區人員、車輛進出頻繁,無法有效區別外來人員和車輛,小區物品遺失被盜時有發生,卻無法有效追查,基礎設施老化,供電超負荷,消防設施建設不達標,火災事故隱患突出;
“不便捷”——出入時忘帶門禁卡及雙手提物時無法快速開門,車輛人工計費方式費時費力,高峰排隊進出效率低下;
“不智能”——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需要專人值守管理,消防通道急用時才發現車輛違停,高空拋物造成危害卻無法找到源頭。
為了協助各地老舊小區升級改造,響應政策的號召,有效解決固化難題,大華推出SMB老舊小區改造解決方案,致力于為社區居民打造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高品質居住環境。
二.方案設計
1、 便捷服務,出行升級
針對小區出入口,大華采用人臉識別、視頻比對、數據分析、熱成像測溫等技術,實現老舊小區出入口數字化和可視化安全管理,為小區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以及便捷的出行體驗。
人行出入口:通過部署人臉通行閘機,并輔以健康碼識別、熱成像實時測溫,實現社區人員無感便捷通行,有效解決人工查驗證件效率低和人員通行信息無法記錄等問題。
車行出入口:通過部署大華停車場系統,實時比對進出車輛信息(車牌、車型、車系、車標),確保車輛的進出有據可查,有效地改善出入口由于取卡、繳卡、收費造成的擁堵,提高小區出入口車輛的通行效率。
小區單元門口:使用大華可視對講系統,以AI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二維碼識別、APP呼叫轉移等方式替代傳統刷卡、密碼出入,真正實現無感通行,讓居民享受更加快捷、更加智能化的生活。
2、 實時保障,安全升級
為強化老舊小區的安全防范能力,在小區重點區域全面覆蓋大華智能分析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先進視頻分析、圖像處理、模式識別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小區重點區域24小時全天候高度防護,降低物業安保的人力投入,提高物業的智能化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周界報警:在小區周界部署大華智能攝像機,可以智能排除因風吹草動、動物經過、天氣變化產生的干擾,發生異常情況時前端相機能夠直接發出聲光報警進行威懾,保障小區內外部安全,減輕物業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垃圾分類:在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布署大華智能攝像機,當有居民投放垃圾時,觸發人體檢測,聯動聲音、白光預警提醒,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生活習慣。
電瓶車入梯:在小區電梯加裝智能監控,可精準識別到電瓶車入梯,從而聯動語音進行自動報警,安保人員快速響應并回溯報警事件,有效制止電瓶車入梯現象發生,減少安全隱患。
高空拋物:在小區單元樓前綠化帶、空地處等區域安裝部署大華攝像機,對小區高空拋物不文明行為7×24小時實時監控,解決小區高空拋物發現難、取證難問題,有效震懾高空拋物不文明行為發生,提高小區綜合治理水平,讓居民住的更舒心。
3、 安消聯動,消防升級
針對老舊小區薄弱的消防環節,通過大華SMB輕量云安消一體解決方案,實現消防預警本地化實時管理,進一步提升應急響應效率,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消防預警:在老舊小區的樓道、車庫等地部署大華NB-IoT無線感煙探測器,當發生火災時,系統第一時間發出報警蜂鳴聲,并實時通知安保人員,將火災撲滅在萌芽階段,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同時,煙感設備通過NB-IoT物聯網連接公有云平臺,利用高性能電池供電,真正做到安裝便捷,無線部署,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裝成本。
消防通道違停:在小區消防通道部署大華智能攝像機,及時對消防通道范圍內出現的車輛違停情況進行處理,從而保障消防通道的暢通。
消控中心脫離崗:在小區消防控制室部署大華智能攝像機,通過智能分析技術實現區域內脫崗行為檢測,及時聯動聲光警號提醒,提高安保和物業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效率。
三 .經典案例
1、蔡馬人家小區項目
蔡馬人家采用大華SMB老舊小區改造解決方案,通過平安社區綜合管理平臺,統一數據中心,對小區各個子系統進行統一管理,讓小區的智能化系統得到最大程度的聯動融合,助力小區提升服務品質。
2、 十堰億科紅郡小區項目
大華SMB老舊小區改造解決方案,助力億科紅郡完成現代化智慧平安小區建設,實現小區“人、車、物”的在線掌控。通過智能分析視頻監控系統將傳統的事后處理轉向事前預警,提前排除安全隱患,為社區居民構筑安全的家園防線。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大華,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