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奧威亞“云+端”技術,截至4月10日,31個省份(含香港特區)的338個區縣已實現疫情期間高效、高質、有序的戰疫保學好做法,在奧威亞助力下取得的良好效果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此外,在這期間,奧威亞“全連接·智慧教學”也開始進入大家視線。那么,究竟什么是全連接智慧教學?它有何不同?可為教育信息化帶來什么?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Question 1
什么是全連接智慧教學
2019年2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作為我國第一個以教育現代化為主題的戰略文件,將"加快信息時代教育變革"列入八大戰略任務之一,從政策高度指出面向2035年教育信息化發展方向。2020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并重申到2022年,必須全面實現“三個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當前,如何打造“互聯網+”教育共同體,形成教育均衡發展新模式,儼然已經成為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的重點工作。
為此,奧威亞作為央企教育上市公司核心企業,以“云+端”為核心,攜手生態合作伙伴,聚焦“五育并舉”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六大高頻核心應用場景(即教學、教研、德育、黨建、家庭、師范院校),將各級各類學校依據《中小學數字校園建設規范(試行)》所建設的教學空間、家長(學生)的自有終端設備進行有效連接,推動區域內各中小學校實現從設備到教學業務、數據以及人的連接,形成區域教學全連接創新應用模式,為“三個課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有效彌合區域、城鄉、校際教育差距,助力區域教育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構建“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區域教育信息化新環境,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生成長。
Question 2
全連接與傳統解決方案有何區別
奧威亞全連接智慧教學具有前瞻性與實踐落地能力,具體表現在:
①奧威亞全連接以“連接”為要義,覆蓋教育教學全過程場景,歸納總結為教學、教研、德育、黨建、家庭及師范院校6大核心應用場景。同時,秉承“開放合作”原則,奧威亞整合多方合作資源,打造全連接智慧教學生態圈,遠遠區別于“圍繞單一場景開展多功能應用、針對特定需求完成搭積木式組合方案”等傳統模式。
②奧威亞深入理解教學實踐的硬核痛點,“六易”(即易直播、易互動、易學習、易教研、易運維、易德育)觀點指導技術和應用創新,與全連接智慧教學“六大連接”相呼應,并且每個“易”都具有自身優勢與特色,“六易”戰略能助力客戶項目落地,形成常態化應用。
易直播:以“高并發高穩定”為核心的云直播技術,對接奧威亞錄播系統,通過微信直播平臺提供云直播服務,無需額外安裝APP,即可實現輕量級使用操作。
易互動:自主研發的多級混合互動云部署,結合超高清交互錄播端設備,實現跨地域遠程視音頻互動的流暢、穩定,做到多終端、全兼容。
易學習:兼容BYOD設備,延伸課堂教學,有力支撐區域內教師全場景教學和學生使用各種終端的泛在學習活動。
易教研:開設云端教研平臺,有力擴大教研主體和受眾,快速匯聚名師資源。此外,通過微信小程序可實時簽到、評論、評分、聽課等,推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易運維:區域部署運營服務系統,萬里之外實時監視每一臺錄播設備的運行狀態,遠程在線升級維護,可提供遠程故障診斷、提前輸出解決方案,不用等待“客戶打電話報修”。
易德育:改變傳統說教式德育模式,開展素質拓展類創新課程等,以及為家校搭建協同教育平臺,實效開展德育教育,實現家校共育。
③經過疫情大考,奧威亞早些年助力多地落地部署的“三個課堂”相關應用充分展示了前期建設成效,其中包括山東青州、浙江柯橋、廣東華南師大附中等,在奧威亞的支持下,疫情期間形成了高質、高效、有序的“停課不停學”好做法,受到各界關注與好評,引領了當地教育信息化創新發展。實踐證明,奧威亞全連接智慧教學,是符合三個課堂建設需求的,也高度契合“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互聯網+教育”方向。
Question 3
全連接可為教育信息化帶來什么
整體而言,奧威亞全連接教學體系能有效解決教育不均衡問題,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六大連接核心功能,全面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客戶創造價值。
疫情大考期間,奧威亞已經受住一次次過千萬級別訪問量承載需求的考驗,提交了一份份優秀的答卷。大規模的成熟落地項目經驗,更為奧威亞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山東青州為例,青州市教體局攜手奧威亞打造“全連接智慧教學”解決方案,通過奧威亞互動云、直播云、錄播云、應用云以及各個學校的交互錄播終端達到了部署會議快速高效、教學活動穩定多樣、課程內容有質有量、應用特色足夠彰顯的效果。
現如今,奧威亞全連接智慧教學已做好了產品準備、技術準備、方案準備及可推廣可復制的案例準備。我們期待與各地教育系統攜手并進,打造完整的“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生態系統,實現“教學空間”與“教育教學過程”全連接,共同推進教育現代化。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AVA,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