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三個課堂”區域應用專題培訓在湖南長沙召開。400余名來自湖南各市州、縣區的教育(體)局、電教部門等相關人員齊聚一堂,圍繞教育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共享成功經驗,加強建設交流,共探應用新模式。作為企業代表及大會直播技術支持單位,奧威亞攜全連接平臺、輕量級AI錄播、移動錄播等智慧應用亮相現場,受到高度關注。此外,通過現場經驗分享的方式,奧威亞助力湖南多地形成的“三個課堂”應用案例,引爆全場成焦點。
大會內外場實況
多地實踐經驗,走出“湖南范式”
201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復湖南為國家教育信息化2.0試點省,力爭湖南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打造“湖南品牌”。同年1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湖南省“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2019—2022年)》,立足新時代湖南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全面推進湖南教育信息化工作。在這個升級探索過程中,奧威亞與湖南各教育系統聚焦“三個課堂”,推進“1+N”網絡聯校建設,目前已在長沙、郴州、常德、永州等區域取得階段性成果,走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有特色、有亮點的湖南路子。
以長沙為例:在奧威亞助力下,長沙市岳麓區、長沙縣等區縣教育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其中,截至2020年10月,長沙縣中小學已形成30對“網絡聯校”結對幫扶,充分利用奧威亞精品錄播,開展“1+2”、“1+3”教學模式,為偏遠學校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大會前夕,奧威亞更是現場連線“長沙縣天華二小”和廣州總部,通過視音頻互動技術,讓參觀者充分感受到跨越時空“同上一堂課”的優質體驗。
長沙市岳麓區教育局局長李鴻現場分享
以郴州為例:2020年11月,全縣開展“汝城縣網絡聯校同步直播”專題講座,通過奧威亞錄播設備與平臺,在線觀摩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汝城專題片,有效助力立德樹人、促進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會上,汝城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文雄提及,汝城縣立足縣情重結合,組建“同步互動、同步直播、異步點播”三種模式,強化考核管理,屢獲優秀教育教學成果榮譽證書。
郴州市汝城縣教育局局長袁文雄現場分享
以常德為例:石門縣與臨澧縣紛紛入選為“湖南首批農村網絡聯校群建設與應用實驗縣”。其中,備受“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十百千萬工程”評估專家組高度贊揚的石門縣,攜手奧威亞結合實際,累計為129所學校部署了精品錄播、常態化錄播,以及評審平臺、專遞課堂平臺等,有效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而臨澧縣也在奧威亞助力下形成8所網絡主校對接75所網絡分校格局,覆蓋全縣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
專家經驗共享,引領應用發展
《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十三五”規劃》、《湖南省學校聯網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指出,要有計劃地對口援建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加大“三個課堂”建設力度;加快“1+N”、“N+N”網絡聯校建設,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持續踐行教育信息化精準扶貧。
對此,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柯清超教授在會上也明確表示,“三個課堂”是教育部當前推動的重要教學改革任務,我們要應用互聯網改造傳統學校課堂。同時通過對疫情期間在線教學效果的調研分析指出,學校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將成為重要趨勢。
華南師范大學柯清超教授發言
此外,華南師范大學杜炫杰教授更是通過詳實的實踐案例,深度剖析“三個課堂”應用難點與策略。他認為,各地夯實“三個課堂”建設基礎,優化“一個應用平臺、兩大空間、三朵保障云”的“三個課堂”應用條件,可以輕松實現“易直播、易互動、易學習、易教研、易運維、易德育”。
華南師范大學杜炫杰教授發言
以“互聯網+教育”為驅動,湖南省實現教育信息化轉段升級,為更多地區帶來了“湖南范式”。未來,奧威亞也將持續攜手各教育系統積極探索“三個課堂”建設、應用和管理新模式,促進教育信息化頻應用、夠實用,讓一節又一節的優質課深入到村小、教學點,共同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關注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AVA,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