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現在幾乎所有家電都智能了,投影儀自然也不能落伍,該智能還是要智能的。
于是就有人問了:智能投影儀究竟哪里能體現出它的智能?不會只是個噱頭吧?還有人覺得,以娛樂為主的投影儀才需要智能,一板一眼辦公的投影儀,是不是就不需要智能了呢?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智能投影儀的所謂“智能”,究竟體現在哪——或者說,與傳統投影儀相比,智能投影儀好在哪?以及,辦公用的投影儀,是否就不需要智能了?
兩類智能投影儀
現在凡是能夠聯網的設備,都被冠以“智能”的頭銜。但是智能與智能也是不同的,比如手機,其智能化基本上可以代替電腦;但是一些小型智能家電,卻只是多了聯網控制功能,與傳統設備相比提升并不大。
在投影儀領域,恰好這兩種實現方式都被應用進來了——也就是我們這里說的,兩類智能投影儀。
1.無線模塊
就像那些智能小家電一樣,雖然可以聯網,但是功能相對比較單一——用于聯網的關鍵部件,就是無線模塊。
這類投影儀與傳統投影儀相比還是能體現出一些優勢的,比如可以無線投屏,通過和手機、電腦、平板接入統一無線網絡,直接利用投影儀投射圖像。傳統投影儀那些繁瑣的線材、復雜的接口,在今天基本上是用不到了。
2.智能系統
除了最低端的智能投影儀以外,幾乎都采用了成本更高,也更加智能的智能系統模式。
和智能電視、智能手機一樣,里面安裝了自己的操作系統(目前的投影儀都是安卓系統或在安卓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些許美化)——當然,有系統,意味著有處理器、內存等安裝操作系統必備的硬件。
利用投影儀里面的操作系統,可以實現軟硬件的快速擴展。想在投影儀上裝個鼠標或者鍵盤?可以!想在投影儀上裝個app直接看電影?可以!想用投影儀玩游戲?當然也可以!
共有特點:線材連接
無論是哪類智能投影儀,都擁有傳統投影儀的全部功能——傳統投影儀只能用線材連接,這一點在智能投影儀上也是可以實現的。
不僅如此,智能投影儀對接口的包容性更強,VGA、HDMI、USB,想接哪種接哪種。
不止于此
對于家用投影儀來說,擁有上述功能已經足夠讓用戶輕松享受到影音帶來的快樂了。但是對于辦公用的商務投影儀來說,上述功能還不夠完善。
于是乎,各個品牌各盡其能,開發出了更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功能——以明基E500為例,它就在以下三個方面對投影儀的智能功能進行了優化。
1.易操作
用智能設備,最怕的就是界面太復雜——對于工作設備來說,更是如此。從開機到設置完畢動輒幾十分鐘,最好先問問老板是否愿意等你。
商務投影儀與家用投影儀的重要區別之一,就是界面的設計。“開機可以直接選擇連接方式”,很難相信這種簡潔的界面設計建議,是在用戶呼喚了好多年之后才終于被某個機型采納。
2.穩定性
所有擁有“投屏”功能的影音設備,都會面臨一種尷尬,那就是必須“在同一局域網下”。這意味著,如果設備附近的wifi信號不好,這個功能就完全不能用了,還是要老老實實接線。
優化后的無線投屏功能,為投影儀增加了“wifi熱點”的功能。手機或電腦連接投影儀發射的wifi,即可完成投屏。
這種連接方式相對于“在同一局域網下”,會更加穩定。沒有了網內其它設備的影響,傳輸速度也更快。
3.兼容性
設備的兼容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設備的兼容性:有過使用智能設備的朋友對此都應該有很深的感受——多數智能設備都只支持windows和Android系統。
但是對于辦公來說,macOS和IOS系統明顯更具優勢。蘋果電腦、蘋果手機、蘋果平板電腦,都是辦公室里常見的辦公設備。于是乎,第二個優化就給了對系統和設備的兼容性,無論什么樣的設備,都可以正常連接投影儀。
第二是格式的兼容性:格式問題是最讓人有沖動砸掉投影儀。拿著U盤去開會,插到投影儀上才想起來PPT是蘋果電腦里的keynote做的,投影儀根本無法識別。文字類文件的還好,如果遇到格式種類更多的視頻類文件,可能每次開會都要提前拿出幾個小時來轉換格式。
“兼容所有常見的文字、圖片、視頻格式”,這個夢想在今天才終于實現。效率辦公不是說說而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說了這么多,不如親自去感受一下?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明基BenQ,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