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27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4.09億,車多、交通擁堵已成為目前我國城市的顯著特征,雖然許多城市都在出臺各種限行限購政策,但是機動車保有量還是在不斷增加,現實問題愈加嚴峻,如何更好地治理城市交通擁堵成為了智能交通行業不斷思考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很多駕駛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處于交通違章過程中,屬于“無意識交通違章狀態”。如果屬于無意識交通違章,為什么不能給駕駛者一次機會呢?
收聽提示
針對路口交通違法行為,宇視率先提出“提醒+處罰”的人性化執法模式,業內首創智能交通AI端產品和解決方案“全電警”+“輕電警”。
【“全電警”方案:車讓人】
將卡口相機、魚眼相機及電警相機搭配使用,魚眼相機部署于卡口下方,可拍攝完整路口視頻。
①全覆蓋無盲區監控
通過多個AI相機+端計算主機聯動,對交通對象實現全域跟蹤監控,保障路口、機動車道、監控桿下方區域、非機動車道、行人斑馬線區域等各位置的無死角覆蓋。
②全記錄違法抓拍
AI相機對全部交通參與對象(機動車、非動車、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實時監控抓拍,違法抓拍時進行多目標聯動判斷,比如抓拍機動車是否禮讓行人時,要考慮行人是否正在闖紅燈,做到交通違法取證充分,不漏抓拍、錯抓拍,兼顧人性化交通執法。
【“輕電警”方案:提醒、糾正、不處罰】
在路口區域安裝LED顯示屏,并將其與前端智能相機直接聯動,攝像機在抓拍到違章行車、停車行為后,將違法信息直接在秒級時間內同步到LED屏幕上,第一時間反饋違法行為,讓駕駛員知曉,若能及時停止違法行為,則不會罰款、扣分。目前,輕電警方案已廣泛應用于機場、火車站、高校等多場景。
法律法規的建立是為了規范人性,科技進步的最重要目的不是賺錢,而是激發人的善意。AI 的應用是賦能人類,而非取代人類;AI必須盡可能像人類一樣敏感、細膩、有深度。
宇視已在全國落地400余個智能交通項目。“全電警”和“輕電警”解決方案,從違法處罰和人性化交通提醒兩個方面入手,助力實現人車互讓、文明出行的目標,構建“文明路口”,路口監控區域的“全覆蓋+全記錄”可提升交管部門取證執法科學性,有效減少執法爭議,踐行科技向善。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宇視,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