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這句名言,是他50年前作為第一個踏足月球表面的地球人,所說的第一句話。
1969年7月20日,宇航員搭乘“阿波羅”號飛船登上月球絕對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歷史性時刻,同時也是人類科學發展史的一大壯舉。然而在那時正值政治爭斗,美國登月的真實性竟然也變得撲朔迷離,不同的質疑聲音紛紛響起,意圖證明這只是一場騙局。
這“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是否存在?其中最大的疑問是,為什么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里卻連一顆星星都看不到?
為什么登月照片看不到星星
回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照片,我們確實能發現周圍都是黑乎乎的完全看不到一點星光。既要拍到登月近景,又能拍到星空背景,宛如魚與熊掌的關系。
理論上,在月球的真空環境里,星星應該非常明顯,拍攝時按理會在照片上呈現出滿天繁星的景象。事實上,當年登月過程中的主要活動都是在月球的“白天”進行的,相機也設置為白天模式。由于日照和反光強烈,在照清楚相片主題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同時照到星星的,因為星星的光線太弱了。
相機在拍攝時會進行曝光,因此就會出現強光源的環境中,較暗的光源會被覆蓋掉,從而造成隱身的假象。由于沒有大氣層,所以光就會直接照射在月球表面,亮度非常高。因此,月球表面反射的光線,會掩蓋住其他星星發出的光,再加上那些肉眼可見的星星,實際上距離我們很多光年,非常遙遠的恒星所發出的光較太陽光要弱太多了。這樣就導致在拍攝時,弱小光線會被月光覆蓋,我們自然就沒法在照片里看到星星了。
(上圖為藝術加工的月球圖)
至于常見的電影作品里漫天繁星的景象,則是出于藝術考慮的加工。登月照片的背景中看不到星星這一偽命題,不足以質疑登月計劃的真實性。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
50年前,登月計劃始于政治因素,但對于人類來說卻是一場仰望星空的冒險。浩瀚的星河,引領著無數人想去探索和征服。阿波羅登月是人類首次將自己的勇敢與果斷銘刻在星空之下,印證在深空之中。
人類對星空始終充滿敬意,其仰望也從未停止過。3000年前,古巴比倫人仰望星空,發明了12星座;2000年前,張衡仰望星空,發明了地動儀;400多年前,哥白尼仰望星空,提出了日心說;半個世紀前,肯尼迪仰望星空,開啟了登月計劃。50年后,海信電視選擇仰望星空,推出了觀星級疊屏電視海信U9。
屏幕上的星空展
海信U9疊屏電視擁有超高對比度,靜態對比度達至10⁵ :1,疊屏電視大幅拓展了傳統液晶電視對比度范圍,達到觀星級顯示效果。連深邃、遙不可及的星空,都能近在咫尺。作為電視業的仰望星空者,觀星級電視海信U9E,獨家呈現星空的魅力,讓每一幀都值得收藏。
7月20日,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今年,是海信50周年,也是深耕技術的第50個年頭,我們只為給大家呈現最真實的自然色彩。海信U9,在你的客廳,用海信U9收藏一片星空。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海信,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