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第18屆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 2019)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本屆展會以“AI上·智慧生活”為主題,智慧生活、智慧出行和智慧娛樂成為主要看點。
長虹攜8K雙平面電視、“全面薄”冰箱、聲紋感控空調等眾多創新家電產品以及CHiQ life智慧家庭解決方案集體亮相,彰顯出長虹家電不凡的創新實力。
另據悉,艾普蘭獎初審已揭曉,CHiQ人工智能電視Q6K和美菱M鮮生639MUP9BA兩款產品成功入圍。
AI+IoT深度融合
打造CHiQ life智慧家庭
本次展會上,長虹CHiQ Life智慧家庭著重呈現AI與IoT深度融合的應用場景體驗,涵蓋電視、冰箱、空調、小家電等全線智能終端產品,并擴展到家庭安防、環境監測等相關傳感器設備,甚至門鎖、貓眼、窗簾等相關家庭智能設備也全面物聯網化。
長虹CHiQ Life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實現了不同智能產品之間的互聯互通互控和內容交互,真正讓用戶享受“輕松自在,美好生活”。
“擁有中國大陸最大物聯網模組及感知應用研發與智能制造基地的長虹,通過AI技術研發的積累與創新,已經牢牢掌握了智慧家庭加速創新的利器。”這也有效促進了全球智慧家庭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長虹旗下愛聯科技已經具備各類模組1200萬片/月的產能,累計已為分布在全球的2億多臺物聯網設備提供通訊模組解決方案。
智能家電新品匯聚
創意十足看點多多
此次展會上,長虹參展的8K雙平面電視ARTIST系列、AI指揮家Q6K/Q6N系列人工智能電視、三色4K激光電視C7UT及專用的ESS自發聲激光電視屏幕、美菱“全面薄”冰箱、長虹CHiQ空調Q5系列等眾多創新家電產品也是一大看點,吸引不少人駐足體驗。
CHiQ新品8K雙平面電視,外形設計首開先河地去掉傳統電視“小背包”,讓電視機背面也成為一個平面,實現了DFD1.0、極限貼墻、顯性音箱等方面的大膽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ESS自發聲屏幕。作為激光電視的絕配,它采用Excited Sound Screen技術實現了屏幕與2.0立體聲音響一體化,徹底顛覆了觀眾對電視產品的認知。這款ESS自發聲屏幕采用樂器或聲帶的振動發聲方式,在真實還原樂器聲、人聲的基礎上,還能產生較傳統音響更均勻更大的聲場,給觀眾帶來極致視聽體驗。
此外,長虹在AWE展出的美菱“全面薄”冰箱集機身薄、箱體薄和門體薄三位一體,較常規冰箱容積率增加20%、少占地38%,1cm的距離可以輕松正常使用,讓人眼前一亮。
據了解,美菱的“全面薄”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關,從而實現了無可復制的技術特點,其中最獨到的系列技術被美菱命名為GLS,由真空絕熱技術、液相強化技術和固態仿真技術組成,將保溫性能再度大幅提高,才得以減少占用空間。“全面薄”冰箱憑借小身板大容積成為本次展會“人氣王”,吸引了不少業內人士和用戶駐足了解。
展會上,長虹的另一大亮點產品非長虹CHiQ空調Q5系列莫屬。應用了聲紋感控技術的AI人工智能空調Q5系列,能夠聽聲識人、聽聲定位、在線嗨聊,讓操作的自由向享受的自由邁進。
據長虹空調相關負責人介紹,長虹CHiQ空調Q5系列已申請12項語音專利,對人們的聲音進行分析、記錄、學習,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形成每個人特有的聲紋,從而對每個人進行精確的身份識別、定位,讓“聽聲識人”成為現實,結合空調原有的溫度、風向、風速控制,實現全自動的室內溫度、風量調節,達到按人識別,精準調溫,和諧送風的效果,為每個用戶訂制專屬的舒適好空氣。
“長虹的創新總是讓人意想不到,空調不僅要風大省電,還得有‘服務意識’,知道該往哪里送風,送多大量的風,這才是真正的AI智能體現。“參觀者李女士體驗后感嘆說。
AWE 2019
展現不一樣的創新
切中消費者痛點,消滅原本習以為常的傳統家電使用中的各種弊端,正是長虹在本次AWE 2019展會上呈現出的不一樣的創新思維。
本次展會,長虹還展出了Q6全系列電視、能解決密閉環境內滿足用戶對于家庭清新環境需求的移動新風凈化器(V-nano)、可以暢聊的語音冰箱、耳目一新的青年冰箱以及煙灶、烤箱等智慧廚房系統。觀眾通過參與現場“AI上智慧美食”、“未來戰士”、“電音虹趴”等互動活動,親身感受到這些產品帶來的便捷、舒適服務。
其中,想象力探索活動吸引了大量粉絲互動,與長虹一起探索,喚起更多想象力。“我們設立了iPhone XS等大獎,活動將持續到3月16日下午。”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粉絲的idea有可能激發長虹設計師靈感,使創新理念融入迭代升級的產品,讓粉絲的想象得以發生,真正讓粉絲用戶直接或間接參與到產品的定義、設計中。
一年一度的家電科技饕餮盛宴 AWE大展,不僅帶給中國消費者各種奇趣新品,更為2019年的家電消費大趨勢定下基調,長虹憑借AI+IoT深度融合技術的全面應用和眾多卓越體驗的家電產品,給觀眾和行業專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長虹,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