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合工程顯示團隊采用多達15臺NEC工程投影機,運用現代多媒體等技術手段助力武安博物館,呈現悠久厚重、魅力無窮的武安文明發展史。
歷時半年,一座高標準、全方位展現武安人文歷史的綜合博物館全面建成。武安博物館 總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濃縮了武安厚重的歷史文化,運用現代多媒體等技術手段提高展陳水平,呈現了武安文明發展的結晶。
博物館的展區里充滿了現代科技元素,其中采用了鴻合工程顯示團隊量身定制的多媒體顯示系統,通過采用7臺 NEC PA653UL+、5臺 NEC P525UL+、3臺 NEC PX1004UL ,共同建設了包括“探索與未知、古城復原、金石技藝、三戰萬安、儺戲表演、趙窯遺址、武安制陶、舍利塔” 等展項。
動態演繹儺戲過程
“儺戲表演” 采用2臺NEC P525UL+打造的全息投影的方式,通過微縮景箱配合多媒體動態演繹,配合多媒體的動態效果,了解儺戲表演的全過程。
CAVE空間三維演示建塔過程
“舍利塔” 采用3臺 NEC PX1004UL投影機通過CAVE空間展示方式打造的“舍利塔”,是武安博物館最震撼的展項之一。通過3臺投影機進行拼接、融合構筑成三維的立體畫面,沉浸式虛擬現實顯示系統搭配動畫,演示舍利塔的建筑過程,展示中國傳統古建的高超技藝。
VR實現考古探索
“探索與未知” 展項采用1臺NEC PA653UL+,采用VR技術和多媒體投影結合場景,展現考古探索的相關歷程、科學方法的展示以及未解之謎,讓觀眾置身于考古探訪中。
再現明代古城
“古城復原” 展項采用2臺NEC PA653UL+,通過投影幕和實景沙盤相結合,描繪出武安古城內城、外城的格局,建筑物的位置及職能,復原明代古城。
模擬真實戰場
“三戰萬安” 展項采用2 臺NEC PA653UL+,配以超短焦鏡頭實現的大畫面融合顯示方案,以萬安王天祥部隊駐地為中心繪制或半場景還原戰場,演示三次萬安戰斗的不同戰術。
講述治鐵工藝
“趙窯遺址” 展項采用2 臺NEC PA653UL+投影機,通過拼接融合的方式形成超大畫面,講述武安本身的相關遺址遺物,同時對中國古代治鐵工藝進行科技簡史的陳列,歷史悠久。
了解傳統金石拓片工藝
“金石技藝” 通過2臺NEC P525UL+進行桌面正投融合,給觀眾展示武安眾多碑刻中的書法藝術,了解傳統的金石拓片工藝。
展示陶業發展歷程
“武安制陶” 通過1臺NEC P525UL+工程投影機,很好地展示出武安從戰國到東漢這近一千年的制陶業的發展歷程。
完美的展項除了鴻合的出色設計能力外,與專業的顯示產品特性密不可分。NEC PX1004UL采用激光光源技術,達到10000流明的亮度,能實現20000小時的超長壽命,支持全天候運行,為博物館不間斷的展示提供保障。 其還配置了NEC最新的全分離式氣流散熱系統,冷切系統運行高效,有效保障光路,大大提高投影機的使用壽命。
而PA653UL+、P525UL+ 都是液晶激光工程投影機,憑借出眾的色彩還原性與易安裝性為博物館等展覽展示空間提供廣闊的展現空間。PA653UL+更是支持 REC.2020 的色彩空間,色彩表現絢麗多彩,此外全新的電動鏡頭位移、變焦、聚焦外加鏡頭記憶功能適用于更加復雜的安裝環境。
采用工程投影機獨特的光影效果與實景相結合的方式,展現出具有悠久厚重、魅力無窮的武安歷史文化,炫麗多彩的光影效果使我們置身其中,感嘆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同時,被現代科技帶來的視覺效果震撼不已。
鴻合工程顯示團隊憑借在工程投影機、方案設計等方面的優勢,成為我國博物館以及文旅項目主流服務商,為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鴻合科技,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