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夏普和富士康母公司臺灣鴻海精密工業正計劃在美建立6代新工廠,共斥資73億美元投入新工廠生產建設面板,分別生產手機屏幕和電視機大屏幕。新工廠主要使用10.5代液晶顯示面板生產技術,該生產技術主要用來制作65英寸或以上大尺寸電視顯示面板,預計將推出計劃在2018年亮相的超高清“8k”電視機面板。
今年成為了OLED電視的“爆發年”,其發展速度和火熱程度甚為驚人。作為高端電視品牌的索尼,今年OLED電視上市之后,銷量就不斷上漲,開拓了OLED技術新的發展方向。而OLED的全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顯示屏幕技術,被認為是新一代的平面顯示器新興應用技術。因為它同時具備自發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于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范圍廣、構造及制程較簡單等優異特性。OLED最早是被出生于香港的美籍華裔教授鄧青云在實驗室中發現,由此展開了對OLED的研究。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的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的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OLED顯示技術具有自發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視角度大,并且足夠節省電能,早在2003年開始,這種顯示設備就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應用。
而據業內專業人士表示,應用了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的OLED電視擁有自發光的特性,可有效減少藍光對人眼的危害。現如今的LED電視,實際上仍然是LCD液晶屏幕,只不過背燈由原來的CCFL熒光燈改用了白色LED照明。而傳統的LED電視的光線中普遍存在著對人眼有害的高能量藍光。而OLED電視已經不再需要LCD液晶面板,而且OLED電視的屏幕面板上每一個像素點都能獨立自發光,不需要背光源,且OLED有機發光體所產生的藍光能量較小,不屬于有害藍光,對人眼危害極小。LGD李廷漢常務表示,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時代,顯示屏需要具有“任何地點”、“任何形態”、“無邊界”的特點,而LGD一直堅信,能同時滿足以上三個特點的最佳顯示技術就是OLED。
在如今OLED電視趨勢的大環境下,不止是富士康和夏普,LG、松下、索尼等電視制造商都已經開始采用OLED面板生產的新電視,替代市場上的液晶電視。索尼今年推出的BRAVIA OLED A1,兼具索尼一貫的著色芯片能力與OLED面板優秀能力,上市僅三周,65英寸與55英寸的產品就已經分別占領了OLED電視暢銷機型的第一與第四。而在不久前更有傳聞,韓國面板廠LGD決定斥資89億美元,在韓國坡州興建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產基地。而日本的JOLED公司也在今年5月份中旬宣布了一個重大突破——他們推出了全球首個RGB三原色印刷工藝的OLED面板。JOLED此次推出的OLED面板的最大意義在于首次量產了印刷工藝。印刷工藝比蒸鍍工藝的成本更低,是OLED普及的關鍵。同時JOLED已經表示,已提供該款OLED面板樣品給醫療用顯示器使用,之后將計劃擴大至電視等用途。
隨著各大廠商的加大投入,以及OLED面板技術的不斷突破,OLED電視將逐漸加快普及開來。OLED電視已經成為了現如今的新潮流,無需多久,OLED電視就能普及開來,而LED電視也將被替代。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