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去年一年的高調推廣,時下的DLP拼接市場,激光背投普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彩訊科技為例,總經理張鐵表示,公司的激光背投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到去年下半年,份額已經高達30%。也就是說,在相關企業的大力推動下,激光背投產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行業用戶認可。那么,這是否意味著激光背投可以成為絕對的勝利者?
激光背投推廣 大尺寸化成核心驅動力?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里,與傳統的LED光源相比,激光光源的最突出優勢就是亮度高,能夠有效彌補DLP拼接墻產品亮度較低的短板,進而拓寬其應用范圍。事實上,亮度提升對應的不僅僅是環境適應能力的提高,還打破了對產品尺寸的束縛——確保顯示效果的前提下,LED光源應用局限于50至67英寸的背投拼接單元箱體,而激光光源則可以滿足80英寸、100英寸等大尺寸產品。
如今的大屏顯示領域,大尺寸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潮流。液晶顯示產品單屏尺寸已經可以達到100寸以上(早在2014年LG就推出了98英寸的單屏大屏4K顯示器,飛利浦則推出了110英寸的4K顯示器),新晉崛起的小間距LED顯示屏更是具有無縫、無限拼接的優勢,在這種情況下,DLP拼接產品如果不能順應潮流,那么本就遭受擠壓的市場,發展就會更加艱難。為了自身的持續發展,DLP拼接大尺寸化升級就成為了必然,而要想切實實行,那么,LED光源的局限性就是首先要打破的束縛,激光光源的推廣就成為了剛性需求。
行業用戶對大屏顯示效果的不斷提升,是顯示技術不斷升級的原始驅動力。這在DLP拼接行業也不例外。LED光源的出現有效解決了DLP拼接屏燈泡壽命過短的致命缺陷,讓其可以有效對抗液晶拼接屏的“長壽”沖擊,如今,激光光源的崛起,則從亮度問題著手,讓DLP拼接屏得以與時俱進,打破尺寸上的束縛,避免了與整個大屏顯示行業發展潮流的割裂。可以說,激光光源的推廣并非是企業單方面的技術革新訴求,而是市場需求倒逼技術迅速升級的典型。
誠然,立足于整個行業發展,激光光源雖然帶給DLP拼接全新的發展機遇,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技術發展上不完善,(比如,穩定性。激光背投產品的使用壽命在4萬小時左右,而LED光源背投產品則可達到6萬小時),具體到實際應用層面,可以說各有優劣,行業用戶的選擇要看自身的實際需求。
而且,時下主流的DLP拼接企業,如威創、彩訊等,雖然都已經推出了激光背投產品,卻也依然力挺LED光源產品,這也就意味著,無論是從用戶層面還是從廠商層面,激光背投產品都不具備唯一性,因此,市場普及力度定然有所折扣。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說,大尺寸潮流雖然為激光背投的崛起提供了絕佳契機,卻并不能明確其未來的發展。它的未來發展態勢,最終仍要由行業需求決定。這需要時間來驗證,而這一過程對相關企業來說則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