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良璧簡介:
筆名喬索,高級工程師,安防行業資深專家;從事科技情報、科技管理、新聞工作40多年,曾任某中央直屬企業副總工程師、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編輯部主任,多次承擔國家級行業規劃和重點科技項目工作;由于在工作中較多地接觸儀表、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學科的技術知識,進入安防行業10多年時間,對安防市場及相關技術有較深入的研究,發表了大量的研究報告、評論、綜述和新聞報道文章,現任慧聰安防網顧問。
2005年初,北京華寬網聯科技有限公司從國外引進了“視頻圖像甄別技術”和“視頻圖像三維模型整合技術”等,并開發了周界警戒及圖像處理軟件系統和視頻監控三維模型整合系統,這是智能化視頻監控技術在國內應用的早期嘗試。此時美國的同類型產品也還在試用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視頻監控系統在嘗試智能化,系統的部件也開始智能化了。在2005年深圳安防大展舉辦期間,索尼公司推出的3款智能網絡攝像機可以自動甄別在監控區域內的入侵物體和可疑危險物品、隱私區遮掩、活動檢測、曝光控制(強逆光補償,CCD 光圈控制、增強AGC等)。
上述情況我們都及時進行了報道和評論。2006年2月我撰寫了題為《智能化視頻監控系統將要迅速崛起》的文章,較早提出:視頻監控技術向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是數字化,而智能化是“三化”的最高境界。隨著視頻分析技術、多媒體數據庫、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化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及時、自動地從原始信息中提取大量有用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傳輸保存和檢索,也可以驅動其他數據、觸發其他行為,輕而易舉地完成人力很難完成的任務。系統由目視解釋轉變為自動解釋,是視頻監控技術的飛躍,是安防技術發展的必然。視頻監控智能化技術可以針對各種應用環境的特點開發出不同類型的應用技術,提升產品的適應力,如實現圖像識別、目標類型識別、目標自動跟蹤等。
雖然文章標題我用了“將來時”,但視頻監控智能化的進程還是比我估計的要曲折。直到2010年之后,隨著我國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建設的興起和公安實戰的需要,智能化的監控設備和系統才進入了理論與實際應用研究迅速崛起的發展期。
在視頻監控智能化的道路上,海康威視并不是起步最早的,而是步履穩健、發展最快的企業之一。2014 年3月海康威視宣布與視頻分析供應商ObjectVideo,Inc.簽署全球專利授權協定,海康威視陸續推出的智能視頻分析產品系列包括網絡攝像機、PTZ球形攝像機、NVR和視頻伺服器等。
2014年年末,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陳宗年董事長在接受采訪時提出:在跨界中融合,智能安防迎來新時代。而在此之前,國內外絕大多數的監控設備的智能是單機型或通過系統平臺來實現的。
海康威視2015推出的Smart2.0“智”系統就是智能安防新時代的產物。該系統與Smart1.0相比較,2.0由一個普通的前端升級為一個系統,包括攝像機,錄像機,平臺軟件等一系列的安全監控產品的集合,是監控行業的一場大變革。Smart2.0“智”系統由Smart前端攝像機、Smart存儲設備和Smart監控平臺組成。通過智能搜索、智能監控、智能化的顯示解決了當前監控系統遇到的難題。通過“智能前置”,讓一臺監控攝像機具備“智慧的大腦”,可以對視頻進行行為偵測、異常偵測、特征識別、統計分析并進行實時預警,智能偵測報警信息可以實時傳送至Smart平臺,實現主動視頻防控,有效“防患于未然”,實現監控從事后發現到事前的預防的轉變。視頻監控系統前中后端全面實現智能化,可以大大提高系統效能和性價比,同時降低系統運營和管理費用。
目前看來,國內視頻監控的智能化進程經過初期的研發、試用階段,已經進入了中期的逐步推廣階段,正在由單機智能化向整體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監控設備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樣品,而是有著很高性價比,進入規模化應用的產品。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