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7月17日 – 為積極推行全球市場理念“視訊無隙 溝通無界”,基于開放標準的統一通信及協作全球領先企業Polycom公司(納斯達克:PLCM)宣布,視頻會議正逐漸成為大中華區企業溝通協作首選的溝通方式。許多商業決策層人士認為,借助視頻會議能使溝通跨越距離的阻隔,提高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國家的工作團隊協作時的工作效率。而進一步研究顯示,隨著視頻會議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有時難免由于不同國家、地區視頻會議禮儀習慣的差異造成一些誤會,甚至會影響商業合作的決策結果。
視頻會議在亞洲發展迅速
調查研究顯示,亞洲地區視頻會議應用普及正在飛速發展。根據Frost & Sullivan公司發布的《亞太地區視頻會議設施市場研究報告》,2017年亞洲視頻會議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912億美元。大中華區市場,尤其中國內地市場是該區域增長的亮點,營業收入占總營收1.548億美元的62.3%,高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音、視頻通訊設備的安裝和使用已經成為吸引客戶的重要手段。
Polycom委托Redshift Research制作的《全球觀點:商務視頻會議應用與趨勢》調研報告的結論也與Frost & Sullivan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在全球1,200多名商界決策層人士中進行了調查,其結果顯示視頻會議被認為是幫助不同地區商業合作伙伴提高團隊協作效率、跨越地理阻隔、縮小文化差異必不可少的工具。
“簡單易用、企業級的安全保障、會議參與者們樂于接受并主動適應文化差異,是視頻會議應用興起的三大主要動力,” Polycom大中華區總經理李鋼先生表示,“視頻會議能幫助使用者把身處不同地點的企業和員工聯結在一起,提高工作效率、增進員工的參與度、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減少出差成本和風險。但是正如Redshift的研究結果指出的,視頻會議參會者們需要注意文化差異對視頻交流帶來的影響。”
Redshift的研究還指出,筆記本電腦和桌面終端是進行商務視頻會議最常用的設備(75%),其次是會議室系統(48%)和移動設備(42%)。研究結果表明,視頻會議將變得更加普及:在未來三年內,筆記本電腦和桌面終端仍將是應用最廣的設備(72%),而移動設備和會議室系統將分別上升到55%和51%。
視頻會議使用習慣的差異日益凸顯
Redshift調查顯示,隨著視頻會議在以中國和日本為首的亞洲國家越來越流行,不同國家在視頻會議使用中一些約定俗成的習慣差異也逐漸顯露。調查指出,97%的受訪者認為使用視頻會議時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習慣非常重要;而89%的被訪者表示非常需要一套明確的視頻會議跨文化禮儀規范,以幫助他們在商務環境中更好的應用視頻會議。調查中強調的一些東西方文化中視頻會議使用習慣的重要區別包括:
• 在所有參與調查的亞洲國家,準時加入會議都非常重要。在中國,資歷最高的人通常會最后一個加入會議。
• 在中國和日本,尊重資歷和地位等級都非常重要。
• 日本人時常會在會議中沉默以便深思熟慮。因此,在視頻會議時使用演示文稿和展示資料能有效推動會議進行。
• 在中國,非面對面交流中直接說“不”常會使氣氛變得尷尬;“以后討論”或“也許”這樣的表達方式會更適宜。委婉的措辭在達成協議的談判過程中也同樣適用。日本與中國類似,視頻會議參與者需要學會說“不”的拒絕藝術。
• 打斷同事講話在中國被認為是粗魯的,而日本人也不會在同事或對方講話時插話。
讓視頻會議順利進行的幾個小建議
對于如何能使視頻會議進行得更加順利,Redshift的調查報告也展示了受訪者們作為經常參加視頻會議的商業決策層人士的精辟觀點。進行一場成功的視頻會議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包括:
• 能聽清所有參會者的發言(69%) • 視頻會議操作系統簡單易用(60%)
• 與遠程參會方的眼神交流;所有參會人員的圖像都清晰可見(58%)而受訪者反映的最分散其他參會者注意力,因此應該在視頻會議中避免的行為包括:
• 在會議中離席接聽電話(58%)
• 在不適當的場所參加視頻會議,如公共交通、商店等(52%)
• 在會議中分神做其他工作,或者看起來一心二用,比如敲擊鍵盤等(51%)
• 不適當的會議背景也會分散注意力,如走動的同事、音樂、噪音等(50%)
為幫助企業更有效地利用視頻會議,Polycom發布了《視訊無隙 溝通無界》協作指南,從實用角度使視頻會議用戶更好地掌握與不同國家、地區的合作伙伴在商務環境中交流的技巧。《視訊無隙 溝通無界》協作指南能為企業中幾乎所有職能的領導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了解視頻會議如何幫助他們做到無隙協作,更加快速有效地達到目標。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