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現在全球大概有12.5萬塊銀幕,真的轉換到數字的大概7萬塊,所以還有5萬多沒有轉換過來。目前,在全球有47500套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的縮寫,即為數字光處理,這種技術要先把影像信號經過數字處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來)數字影院屏幕,其中有近3萬塊是3D屏幕。去年是數字影院快速增長的一年,其中最大的一個推動因素就是3D電影。
我們的合作伙伴巴可(Barco)、科視(Christie)、NEC,僅去年一年他們部署數字影院的量要超過前面10年的總和。現在,全球比較大的院線十個有八個已經大規模采用數字放映機了。
內容導航:
中國數字影院增長潛力巨大
事實上,DLP的技術不僅被用在大的銀幕影院里,也被用在現在很有潛力的新興市場,比如微型投影,只有手機殼大小,我們有一個iPhone賣得很好的手機殼套,大家都很喜歡,但目前只在美國賣。從巨大銀幕到這么小的芯片都是基于同樣的DLP技術。

現在全球大概有12.5萬塊銀幕,真的轉換到數字的大概7萬塊,所以還有5萬多沒有轉換過來。但中國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轉換率,但我們看到中國在經濟方面發展得不平衡,在某些區域對這個需求是不一樣的。在轉換的過程中,一般的影院一定是先去選最大的銀幕轉成數字,因為成本的關系,不會先轉換小影院。但是之后慢慢地要把銀幕數字轉換到中型或小型的銀幕,這是為什么我們今年推出這個S2K的芯片產品。
我們三個客戶,巴可、科視、NEC在中國都有制造的部分,中國制造出來之后不僅覆蓋中國市場,也覆蓋全國各地,剛剛提到的小2K的小芯片,基本上都是在中國制造的。
中國是現在增長最快的一個市場,今年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市場。2009年中國首次進入全球排行榜前十名,當時是4700塊的屏幕,但里面是有2000多塊的數字銀幕,這個數字到2010年變成有5600塊,一年成長大概900塊的現代屏幕。不管是好萊塢的影片,或是中國本土的影片拍攝、制作的數字化程度都越來越高,屏幕上的增長也是超過30%。到今年底整個銀幕的數量將達到12000塊。
中國市場目前已經有6000塊左右的銀幕,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潛力,這也包括來自國家的支持,使市場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這不僅是影院的市場,也為數字影院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早在2003年始,我們跟中國電影科學研究所就保持著合作伙伴的關系,中影對DLP技術的確是相當認可的,他們不直接跟我們購買產品,但我們協助他們了解怎么從膠片轉換到數字、技術的演進,分享市場上和技術上的資訊。我們已經看到每年中國有3000塊屏幕的成長。2008年DLP主要的市場份額是以歐美為主,2011年歐美的比例相對在降低,中國的部分大概占全球的40%,而且這40%中又有大于50%是中國市場。
前一段時間我在卡梅隆的辦公室聊高幀率3D電影的時候,大家聊到在高楨率的3D之外,可以嘗試在影院的銀幕上做一個互動的體驗。我們曾經討論過,有個東西在那邊,我們坐在不同的地方,這邊可以碰那個泡泡,那邊可以碰那邊的泡泡,所以影院的部分互動可能是下一個可能,所以對我來講就更令人興奮了,這只是一個開始。
預計在2018年,包括拉丁美洲、亞太區、歐洲北美區在內的全球市場膠片轉換數字電影的轉化率是80%左右,唯獨中國在膠片向數字電影的轉換率是百分之百。就是在六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數字電影市場,這是我現在常來中國的原因。
怎么樣的產品會更適合中國的市場,是我們主要考慮的東西。比如說在農村市場,可能有些小影廳只有一個銀幕,所以,我們需要跟合作伙伴合作,把價格降到合理的范圍,現在中國已經變成單一國家在數字投影業務最大的市場。2014年亞洲部分大概提升到60%,這60%的市場機會中又有60%是來自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