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就在“雙俠”激戰正酣之際,《超凡蝙蝠俠》卻接連遭遇放映故障。首映當日,天津中影國際影城津灣店I-MAX放映十分鐘畫面就卡住了,而北京UME影城雙井店的DMAX巨幕則出現聲畫不同步現象。與此同時,于9月2日公映的《普羅米修斯》并沒有IMAX3D版,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巨幕3D版,也就是DMAX3D版。這意味著IMAX和DMAX之爭將愈演愈烈,而IMAX和DMAX孰優孰劣也成為觀眾關心的話題。

巨幕DMAX影廳
效果之爭
IMAX銀幕由加拿大IMAX集團研發,標準銀幕尺寸為22米寬、16米高。DMAX巨幕由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尺寸雖沒有IMAX大,但比普通銀幕要大得多,比如北京UME雙井店的DMAX采用了20米×12米的大銀幕。
由于目前IMAX影廳大都集中在商業影院,其中不少還是普通影廳改造的,受限于層高,IMAX銀幕的尺寸也有所限制。比如經改建的上海萬達電影城五角場店IMAX銀幕尺寸為21.36米×12.05米,普通觀眾裸眼看上去和DMAX幾乎相差無幾。IMAX亞太區總經理、高級副總裁沙萬德也承認經改造的IMAX的確有尺寸限制,但95%新建影院的IMAX銀幕尺寸都沒有問題,“這也是我們跟萬達積極合作的原因,因為有地產項目依托,影院有足夠空間建IMAX銀幕。 ”

巨幕DMAX影廳
此外,DMAX銀幕亮度高于I-MAX亮度近20%,DMAX眼鏡也更輕。但沙萬德特別提醒說:“盡管DMAX也是雙機放映,其畫面品質和IMAX不一樣。 IMAX通過數字原底翻版轉制技術,把普通的35mm底片通過獨家技術掃描,沖印到70mm底片上,通過升級處理的畫面精細度絕對是高品質的。 ”而DMAX雙機放映設備還是2K機,雖然陸續會升級為4K機,但真正的IMAX電影分辨率在6K以上,畫質區別顯而易見。
片源之爭
在《阿凡達》火爆前,國內IMAX銀幕一直面臨片源不足的困境,但如今平均一年10多部好萊塢大片外加三四部國產轉制IMAX大片,IMAX影廳不愁沒生意。但DMAX上馬后,雙方卻暗中開始了片源之爭。
早在今年4月,《泰坦尼克號》上映前,就有傳聞稱影片沒有IMAX 3D版,DMAX 3D版可能取而代之,但在多方協調下,“大船”的IMAX 3D版最終與觀眾見面。而即將于9月2日上映的《普羅米修斯》已確定沒有I-MAX 3D版,其中文海報最大亮點就是“中國巨幕3D”的字眼。
對于《普羅米修斯》“缺席”IMAX銀幕,沙萬德否認被DMAX搶了便宜,“《普羅米修斯》在海外都有IMAX版本,而且其上映時間和"雙俠"距離比較遠,但在內地上映時間和"雙俠"太近,IMAX影廳排兩部片子已經排不過來了,我們是不想影院為難。 ”
話雖如此,但如果影片沒有I-MAX版,IMAX銀幕是不允許放普通影片的,即便有影院擅自放普通影片,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DMAX銀幕則可以通過放普通影片“吸金”。如果影片有IMAX版本,DMAX仍可從IMAX手中“搶”客流,坐收漁翁之利。
成本之爭
在《阿凡達》之前,IMAX系統在中國推廣得很艱難,原因之一就是I-MAX影廳建設成本高、回收速度慢。比如和平影都最初的膠片IMAX影廳成本高達2000萬,進行數字升級后也投入了不少資金,而東莞萬達IMA膠片設備成本也高達2000萬元。 I-MAX公司還會跟影院方簽訂精明的買賣協議,將設備與后期維護打包賣給影院,這份買賣協議簽訂時效約10年,但合作到期后,公司可能會將設備回收,處置權重新歸IMAX公司所有。此外,影院每年還要拿出IMAX票房的5%作為后期管理費。
相比較而言,DMAX真正做到了開源節流。它不僅沒有了國外巨幕品牌的技術壟斷專利費用,還不需與國外巨幕品牌進行票房分成,而且影廳建設成本低,據稱DMAX放映機一部的成本大約只有IMAX的1/10。
不過,隨著IMAX膠片設備已完成了向數字設備的轉換,其投入成本降低的同時,回收腳步也在加快。據沙萬德透露,IMAX單塊銀幕一年產出票房約900萬到1000萬,但這只是表面的數字,“如果影城有一個IMAX廳,它對非IMAX廳帶動作用非常大,成本回收壓力相對減小。 ”
因成本關系,DMAX票價也比IMAX實惠。比如普通3D電影票價70元到80元,DMAX 3D票價在90元到100元,IMAX 3D票價高達150元到180元。沙萬德也承認IMAX票價相對較高,尤其是上海,“但在二三線城市,IMAX票價還是合理的。 ”
業內走勢
自從號稱可以與IMAX媲美的DMAX巨幕問世后,曾熱衷IMAX的投資者開始趨于理性,越來越多的影城傾向建DMAX影廳。目前北京、廣州、武漢、南京、成都、武漢、佛山、合肥等地都有了DMAX銀幕,像北京UME華星影城不但擁有IMAX,還有DMAX,就是因為其成本低、不受片源限制。
但正如沙萬德所言,雖然DMAX強調“自主研發”,也絕對不是原創技術,其中50%不是在中國生產的,也不是中國自己的創新技術,面對的維修問題很復雜,因為產品零件來自世界各地,需要由相應環節的供應商來做維護。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新聞晚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