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剛剛過去的2007年,背投似乎成了燙手的山芋:日立、東芝、JVC、愛普生、索尼等背投領域的巨頭企業相繼宣稱退出背投領域。四五年前的“背投是大屏電視領域強有力的競爭者”的理論,在液晶電視價格迅速下降、市場飛速普及的實踐中,變成了過去時態的“曾經滄海難為水”。事實上,在平板電視日漸雄起的今天,很多廠商已將主要的力量集中在液晶電視之上。2008年背投陣營的廠商已然越來越少,剩下為數不多堅守的廠商,正在思量日后艱難的路該怎么走。
內容導航:
索尼愛普生等相繼退出背投產業何去何從
燙手的山芋
2007年12月27日,索尼正式宣布將放棄其虧損的全球背投電視業務,把業務重點放在液晶電視和OLED電視上。事實上,在2007年退出背投領域的不只索尼一家,在這家全球最重量級的背投企業宣布退出之前,就有一系列企業已然宣布出局:年初日立宣布退出,年中東芝表示放棄,接近年底,又有JVC、Syntax-Brillian、愛普生都相繼宣稱將撤出背投領域。

眾所周知,在全球背投市場,索尼、JVC、愛普生都是極具實力的背投廠商。其中,JVC持有LCOS的核心技術,并推出了全球最大尺寸110英寸LCOS背投,愛普生是3LCD核心技術的持有者,而索尼則是在三大微顯示技術領域獨自掌握了LCOS和3LCD兩門“絕活兒”的廠商。在全球最大的背投市場北美,索尼和JVC都是主導品牌格局的最重要廠商。
目前在全球市場,恐怕只有三星、三菱、RCA、松下等為數不多的大廠還在堅守背投電視市場,可以肯定的是,上述幾家企業只是將背投電視作為補充型產品,而非主打型產品,如三星和松下在彩電領域的發展重點都是平板電視。
而在中國市場,背投電視產業的發展近年來也顯得步履維艱,無論是產量還是銷量都出現了連年大幅下降,背投電視在整個彩電結構中所占的銷量比重也非常微小。從整個彩電結構來看,背投電視在中國彩電市場所占有的比重也非常之小。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數據,2007年第三季度,背投電視在整個彩電結構中所占的銷量比重僅為0.3%,而CRT電視、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在整個彩電結構中所占的銷量比重則分別為79.0%、19.2%和1.5%。
不容樂觀
背投曾有一段風光的日子,直到2004年,業界仍認為背投在大屏幕領域與平板電視相比毫不遜色。可是,背投電視近年來的發展卻是每況愈下,前景不容樂觀。
在全球市場,根據DisplaySearch的估計,2008年北美背投電視市場容量約160萬臺,比2006年的310萬臺已經萎縮一半。另據國際調查機構IDC預測,到2011年,全球背投電視出貨量將減少到不足3萬臺,銷售收入將只有1000萬美元。到2011年,美國將占背投電視市場的全部份額,背投電視在2010年年底之前將退出世界其他地區市場。
而在中國市場,據中怡康提供的統計數據,2007年1-10月中國CRT背投電視的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下降66.79%,零售額市場份額同比下降68.53%;而LCOS背投電視的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增長25.78%,零售額市場份額同比增長6.17%;LCD背投電視的零售量市場份額同比下降76.69%,零售額市場份額同比下降83.87%。
“背投電視產銷量都出現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平板電視不斷大幅度降價。”,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大屏幕投影顯示分會秘書長趙漢鼎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的確,由于平板電視尤其是液晶電視的異軍突起,令背投電視在成本、顯示效果等方面都占不到明顯的優勢,才導致市場的萎縮。這一點也得到了索尼公司的認同。索尼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液晶電視的流行和液晶電視尺寸越來越大,背投電視銷售一直下滑。2007年10月,索尼將其背投電視的全球銷售量從原來預測的70萬臺削減到40萬臺,遠遠低于上一財年110萬臺的銷量。相比之下,索尼預計截至2008年3月液晶電視的銷量將從上一財年的630萬臺提高到本財年的100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