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投影機市場在近幾年發展較快,每年超過20%的復合增長率,在2011年市場的銷量接近200萬臺,增長前景尤為可觀。尤其是諸如3D、微投、短焦、LED光源等新技術的出現,更是給投影機市場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細心的人會發現,近兩年投影市場出現的新技術,主要以德州儀器的DLP技術的革新為基礎,新產品的出現也是以這項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居多。
反觀以日系為代表的3LCD投影技術,在幾年前春風得意,占據著行業采購市場的大頭,日子過得非常舒服。隨著DLP
技術的強勢崛起,3LCD
技術卻依舊停滯不前,難以做出較大的改變。眼看著市場份額逐漸被以DLP
技術為主的廠商吞噬,以3LCD
技術為主的日系廠商被動著做出改變。
近日,有消息傳出,松下公司在2012年計劃向中國市場推出60余款
投影機產品,力圖實現在中國市場12%的總體占有率和重回
投影機市場的第一陣營的目標。回想2011年年末,同為日系
投影機廠商的愛普生,也一舉推出超過50款
投影機新品,并聯手國內最大的分銷渠道商神州數碼,以期重回市場銷量第一的寶座。
老牌日系廠商做出如此改變,尤其是以3LCD核心
技術擁有者愛普生帶頭做出的改變,是否能改變目前頹勢?
內容導航:
日系投影廠商之尷尬
近兩年,與3LCD為主的日系廠商節節敗退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加入DLP陣營廠商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麗訊、LG、宏碁等廠商,都是近些年進入國內市場,這些廠商也都因為在國內市場份額在短時間內的提升,被業界稱為“黑馬”。新進入市場品牌的產品,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質量上乘、價格低廉,性價比成為打開市場的利器。

部分日系廠商,雖然沒有沒有主動放棄3LCD技術,但更多的廠商也是選擇了以DLP和3LCD兩種技術兼顧的市場策略。如NEC、三菱等廠商,在低端娛樂、商務、便攜、家用以及高端的工程市場采用DLP技術,僅僅是在傳統的行業采購市場,配置了部分的3LCD技術產品。而完全生產3LCD產品的廠商也僅剩愛普生、索尼、日立等幾家老牌企業。曾經的3LCD聯盟,早已名存實亡。
在產品的價格方面,日系的3LCD產品一直處于高位,無論是在制造成本上,還是在后期的維護上,相比DLP技術產品都處于劣勢。我們可以看到,在投影機市場上的同級別產品,DLP技術的機型在價格上都低于3LCD技術產品。
目前市場上入門級的產品,價格最低已經下降到2500元以內,而在這一價位的產品完全被DLP技術所占領。尤其是受個人消費者關注,且市場增長較快的入門家用市場,也幾乎被DLP技術的產品所占領,除了愛普生推出了少量產品外,3LCD技術在這方面少有作為。
市場永遠是正確的,眾多的廠商轉投DLP技術,讓日系3LCD廠商處于尷尬境地。投影市場向著消費市場普及,在價格上處于高位,且可選余地較少的3LCD產品,也在市場中處于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