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據濰坊新聞網報道 不久前,教育部有關部門大樣本抽測濰坊310所城鄉學校、24490名學生的結果顯示,濰坊已較好地破解了“學生睡眠嚴重不足、課業負擔過重、心理過度焦慮”等中國基礎教育普遍存在的“世紀難題”,為全國提供了區域素質教育的“濰坊樣本”。毫無疑問,在學生減輕負擔、提高教育質量上,濰坊走在了全國最前列。這都得益于我市近幾年來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對教育的重視。
圍坐式教學 讓教室“只見”學生
9月20日上午9時許,濰坊五中初二五班正在上語文課。全班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4人為一小組,進行圍坐。小組內有詳細的分工,設立市長、秘書長、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等等。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的目標和任務,學生獨立完成,接受小組內同伴的訪談,然后兩兩小組與另外兩兩小組互動,交換答案或觀點,最后尋求另外組的答案或觀點,互動交流。
奎文實驗初中、昌邑文山中學等多所學校都進行小組圍坐式教學。“教師是導演,不是演員。”濰坊廣文中學校長趙桂霞要求所有老師,在課堂上一切圍繞學生轉,盡量把自己“藏”起來,課堂上“只見”學生,“不見”自己。以前靜悄悄的教室,越來越熱鬧。
這些改變,源于十年前濰坊教育的一個拐點。2001年,濰坊被確定為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2002年起,濰坊開始進行“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改革,調整教學關系。
中考等級劃分 自主發展空間更多
“啊門啊前一棵葡萄樹……”周五下午第三節課后,新華中學的孫欽浩和搭檔在學校的曲藝社團里練習相聲《蝸牛與黃鸝鳥》。
“以前中考每一分都可能決定學生的前途,現在學生卻沒有這般煩惱,因為成績是模糊化的五檔等級成績。”該校教導處主任劉敏英說,以前每個考生都會根據中考總分申請高中,城區三所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甚至具體到了個位數。學校組織活動,學生怕耽誤成績不愿參加。成績分等級后,學校不再對成績做極端追求,而是給學生更多自主發展空間,例如參加社團活動,培養興趣愛好。
據悉,我市實行中考改革已有八年之久,已日漸成熟,并不斷完善。2011年,我市又推出了新舉措:今年初一學生就可以參加地理、生物科目的考試;初二學生可以參加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等科目的考試,什么時候參加什么學科考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決定。“濰坊中考改革就是要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應試模式。”濰坊市教育局基教科相關負責人說,如果學生對某一科成績不滿意的,還允許申請重考一次,可從兩次考試中選擇最好成績參加高中招生錄取,避免考生因一次考試發揮失常而抱憾終身。
“校安工程”“班班通” 課堂安全化現代化
“這是我們原來的教室嗎,怎么這么漂亮了?”今年新學期開學,濰坊十中初一到初三的24個班級近1200名學生,全部搬入了剛剛維修加固完的連體教學樓行知樓、播慧樓。原來,今年濰坊十中被確定為校舍維修加固單位,對行知樓、播慧樓進行加固改造。新學期學生上課除了更加安全外,教室里原有的黑板全部拆除,老師和學生將迎來電子白板教學的新型課堂模式。
除了濰坊十中外,濰坊十三中、濰坊育才學校等學校的學生也都在新學期搬進了嶄新的教學樓。這一切得益于2009年的《中小學校校舍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和2010年的《濰坊市中小學“班班通”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校安工程”計劃三年內使中小學校舍達到當地重點設防類抗震標準,加固完成后,教學樓就能抗8級地震,從2009年至今年7月,我市加固新建校舍540多萬平方米,今年暑假,各縣市區利用假期,對部分達不到抗震設防和其他防災要求的校舍進行抗震加固,假期加固面積達到10萬余平方米;“班班通”工程要求2010、2011年兩年內全市所有中小學全部實現“班班通”。包括教室內配備多媒體教學設施,聯通到濰坊教育網,建設應用好共享優質多媒體教學資源庫,配備教師人手一機,教室多媒體教學設施須配備計算機、投影機(包括大銀幕或電子白板)或47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等。2010年100%的高中學校、75%的初中學校和50%的鄉鎮駐地以上小學完成“班班通”建設,今年所有學校將全部完成“班班通”。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濰坊新聞網,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