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智能視頻監控成利比亞油田安全保障
中國投影網投影資訊 2011-7-27 11:44:11 編輯:風隨行 [
大
中 小 ]
 |
|
【中國投影網資訊】2011年3月19日,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展開代號為““奧德賽黎明”的聯合軍事行動,對利比亞多處重要設施實施空襲。空襲數小時后,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通打電話給利比亞國家電視臺,發表簡短但措辭強硬的電視講話,強烈譴責西方軍事行動,并表示會堅決抵抗西方的軍事行動。
利比亞還是石油盛產國。利比亞1955年頒布國家石油法,并開始石油勘探。1959年發現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開始出口原油。2004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凈出口約134萬桶/日(2004年6月恢復對美出口石油),出口占總產量的83.75%。利比亞原油油質好,并且含硫量低,蠟油產率高。利比亞油田通過管道網絡接至地中海。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擁有7條輸油管道,有6個石油儲備基地,并還在籌化擴建石油儲備和煉油基地。
由于石油是利比亞的支柱產業,日產油量巨大,而西方此次打擊利比亞也被多國懷疑是由于石油的利益,意在攫取石油資源,因此,利比亞廣闊的安全田安全備受關注。據《環球時報》報道,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面臨最后關頭或許會做出出人意料的事,下令爆毀與燃燒油田,這個很可怕。
油田安全備受關注安防監控助力油田安全保障
一、油田周界防范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案例分析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在石油安全的整體框架中,石油運輸安全不容忽視。如果沒有幾條可靠的石油進口通道,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或有什么風吹草動導致進口石油運輸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的連鎖反應。
作為石油運輸重要方式之一的石油管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對石油運輸管道以及各個中繼站,儲油儲氣站的安全監控也是重中之重。該智能分析技術方案從項目的具體實際出發,做到配置合理,同時遵裓-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性能穩定、成本節約的原則,并綜合考慮施工、維護及操作因素,為今后的發展、擴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擴充的余地。
需求描述
鑒于油田開采的特殊重要性,其監控系統必須具備安全性、有效性、監控能力強、檢測率高、誤報率低的特點,才能確保油田工作時的絕對安全。監控系統的設計應根據各個中繼站的使用功能、建設標準及業主的要求,并貫徹國家已頒布實施的有關"規范"和"標準",考慮到節約成本,并綜合運用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等,構成先進、可靠、經濟適用的安全防范體系。
根據客戶需求,嚴密監控區域的前端系統的核心是"發現可疑行為"和"攝像",尤其以"發現可疑行為"作為設計基礎。只有在發現了可疑行為的基礎,攝像才有更加實際的意義。在傳統的閉路電視監控模式下,管理人員需要監視太多的視頻籠-面,遠遠超出人的接受能力,導致實際監控效果低下。因此我們需要智能視覺監控來改善監控效果,同時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這樣才能真正讓控制中心人員從繁雜的電視監控工作中解脫出來,以便有更多的資源應對可疑現場。所以,選擇一套成熟、可靠的檢測產品,對于倉儲安防項目的成功有著深刻的意義。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