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影網資訊】2010年,中國電影票房正式邁入"百億時代",達到101.72億元歷史新高,銀幕數目總計達到6256塊。不過,對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這100億元票房只是美國的1/10。比高電影院首席執行官印鋼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內地市場觀影需求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未來票房將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百億時代"只是個開始。

多原因阻滯電影業
與在港上市的電影公司比高集團合資經營內地電影院的印鋼擁有20年電影院業的豐富經驗,可說是內地電影院業的"老行尊"。內地票房邁入"百億時代",在別人看來是國人的成功,而在他看來卻有所不同。
"我對于百億時代的說法感到慚愧,面對內地的13億人口,電影票房理應以千億計算。"印鋼認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許多行業都是世界第一,從汽車制造一直到動漫產業。既然中國擁有無數的第一,但為何中國電影業發展卻滯后呢?
印鋼表示,目前中國電影業的問題有三個,第一是基礎設施太少、太差,影片很多卻沒有足夠的電影院播放。
第二是票價過高。"導致電影院入座率偏低,平均僅達5%的水平,一線城市也只有14.3%,但韓國等國家的入座率卻可達38%。"他指出,目前內地最低的票價至少35元,有些更高達150元,希望隨電影院陸續增加,可把每張票價降低至15元至20元。此外,電影院設施及技術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政策推動電影業發展
印鋼認為,電影是宣揚中國文化,提高中國軟實力的最好渠道。"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列出有關條文,大力支持電影文化產業。在發展電影產業下游方面,政策將鼓勵進一步深化院線制改革,發展跨區域規模院線、特色院線和數字院線,還進一步加強城鎮數字影院建設,鼓勵各類資本投資建設商業影院和社區影院。
為了好好把握這次機會,中華影業今年與比高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比高電影院,并在內地投資及管理高端數碼影院業務,計劃在3年內,建設不少于36家電影院,影院銀幕不少于260塊,座位至少逾3萬個。截至目前,僅用7個月的時間,比高集團已有8家影院開業,現有的銀幕數已超過50塊,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印鋼計劃每年開設12家影院,明年已落實開設10家,銀幕總數至少約100塊,分別位于西南、華東及華南地區,預計投資費用達3億至4億元。據印鋼透露,過往半年經營的電影院,投資回報平均不少于25%。此外,比高電影院也期望未來能沖出內地市場,進軍中國香港及澳門電影院業,計劃于2至3年內在兩地建立相對具規模的電影院。他有信心在5年內,助比高電影院成為全國三大電影院營運商。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國際金融報,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