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爭議二:“中國巨幕”會降低巨幕電影放映門檻嗎?
IMAX作為目前最受歡迎的電影放映,對影片有極高要求。所有在IMAX放映的普通電影,都要經過一套DMR(數字原底翻版)技術的修復,IMAX公司通過數字化提高普通影片的影像和音響質量,使之適合在IMAX影院放映。經過這種技術處理后,影片的影像質量就能夠達到觀眾期望的IMAX體驗。每一年,在IMAX影廳放映的電影不過20多部,這也使得IMAX電影顯得格外稀有。而“中國巨幕”號稱不受片源限制,這也讓許多業內人士產生懷疑,“中國巨幕DMAX”放映門檻相對較低,難免會有不適宜在巨幕上放映的電影濫竽充數。有人稱,“把這玩意和IMAX相提并論肯定是混淆視聽,IMAX是從拍攝到后期制作到洗印到放映的一整套流程和獨特技術,這個DMAX頂多是一套大功率放映設備。”

相比IMAX,中國巨幕則對于放映的電影不加過多限制。普通電影畫面,如果沒有經過特殊的技術轉換,在巨幕放映后一定會使得畫面受到損失嗎?這就成為了很多網友關心的話題。中國電影科研所所長楊雪培認為,這樣的擔心有些多余,他援引《現代電影技術》雜志2011年6月號一篇名為《IMAX的神話與數字電影時代的巨幕放映》的文章表述了自己的觀點,文章稱,“數字電影在全球的快速發展,2K放映系統特別是數字拷貝成本的不斷降低,銀幕亮度的不斷提升,已使得畫面完美地投射到了25米的銀幕上……”文章還認為,結果橫向比較《唐山大地震》和《怪物史萊克3D》兩部電影在不同放映系統下的表現后發現,畫面的亮度和清晰度幾乎沒有差別,這說明采用普通數字電影2K放映機進行巨幕放映是可以實現的,在關鍵技術上不存在明顯的障礙。這就意味著,任何在主流影院放映的數字拷貝,都可以在“中國巨幕”上放映,這就意味著“中國巨幕”不會像IMAX一樣受到片源的限制。
但楊雪培也認為,能夠在巨幕放映的最好還是通常意義上的“商業大片”,相對節奏較慢的文藝片并不適合在巨幕放映,“《藍精靈》開頭那一段坐著鳥飛的情節,在巨幕觀看就有一種失重的感覺,像是坐太空艙一樣,如果沒有那么大的銀幕,就沒有那么明顯的感覺,巨幕讓電影更具備了臨場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