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作為全球唯一同時掌控液晶面板、芯片模組和LED背光源“全技術”研發、制造能力的三星電子儼然成為彩電業的王者,“三星模式”是否可以復制?
【中國投影網資訊】對于平板電視企業來說,掌握上游資源就相當于掌握整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當下電視產業的主流,LED電視的核心部件就是液晶面板、芯片模組和LED背光源,占據了電視總成本的60%以上,成為電視產業各廠商競爭的核心。然而即便是一些國際彩電巨頭,對于三大核心技術也多半只具一、二。唯一掌控三大核心技術的三星電子其電視銷量已連續四年全球第一,三星彩電的全技術布局、高速擴張值得家電業學習、借鑒。
全技術優勢=面板+芯片+LED
液晶面板出貨量居首
談到液晶面板,就繞不開三星的名字:作為全球電視霸主,三星生產的TFT-LCD面板早在1998年就做到了全球第一的地位;由三星主導,三星和索尼共同出資建立的S-LCD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面板生產商;而三星自主掌握研發技術的黑水晶面板也是當今最先進的面板之一。如今,“三星屏”已成為高端液晶面板的代名詞。截止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TFT LCD面板出貨量最大的廠商仍然是三星,出貨金額高達42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是LG,出貨金額為37億美元。
我們知道,液晶面板除電視外還大規模應用在液晶顯示器上。作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顯示器廠商,采用三星生產的液晶面板的液晶顯示器,受到了消費市場、專業市場和商用市場的高度認可,從三星液晶顯示器每年巨大的出貨量就可見一斑。
首推LED電視主導行業發展
2009年三星全球首推超薄LED電視后,LED電視在全球迅速升溫,三星所擁有的核心LED背光源技術為其引領LED電視風潮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根據市場調研公司NPD的調研結果,三星電子公司當年5月份在美國的120Hz/240Hz 平板電視市場上取得了62.1%的銷售份額,比4月份提高了9個百分點。同樣,在銷售臺數上,三星電子公司也取得了55.6%的市場份額,比4月同比增長了9.1%。由此可見,三星LED電視已經在市場上穩穩占據了領先位置。
而隨著LED電視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LED發光二極管的市場需求量快速增長。三星是TFT LCD轉向LED領域發展最快的國際廠商,同時也是在LED領域布局最為完善的廠商。目前,三星在LED發光二極管產能方面領先優勢明顯,三星生產的LED發光二極管不光應用在電視、顯示器等產品之上,還大量應用于節能環保的新興照明設備中。2010年三星LED公司有望達到12億左右美元的營收成績,三星電子在LED行業的主導地位已是不爭事實。
欲超英特爾成最大半導體芯片廠商
市場調研公司IC Insights近日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三星將有望在2014年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銷售商。該報告認為,三星在芯片方面涉及的領域相當寬廣,而且目前正在急劇的擴張當中,成長速度驚人,如果按照目前的成長速度,三星將會在2014年超越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廠商。
三星在DRAM芯片、NAND閃存芯片、移動通信芯片等領域相比英特爾要更勝一籌。另外從半導體領域的投入來看,三星在過去的7年時間里有6年超過了英特爾。IC Insights指出,2009年的數據顯示,三星在DRAM和SRAM以及NAND閃存芯片領域都處于領先,而微處理器市場和CMOS傳感器領域都是第三名,另外三星在ARM架構的MPU業務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目前三星的芯片業務已經相當強盛,是此領域的領先廠商之一。三星電子在平板電視的芯片模組上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生產,這也是三星能將3D技術率先商用并實現量產銷售的基礎保障。
由此看來,復制“三星模式“并非易事,三星的快速崛起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當我們還在驚嘆三星帝國的崛起奇跡之時,三星集團整合布局的全技術優勢又在彩電領域集中展現,連續四年全球電視銷量第一的三星電子又給我們上了新的一課。
經驗:垂直整合模式
2010年,產業轉型的概念再度成為中國經濟熱點。在后經濟危機時代,富士康事件、三網融合、樓市改革等諸多現象都放大了中國整個產業環境更新換代的緊迫性。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的中國經濟整體環境就是三星轉型時所面對的韓國經濟大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韓國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三星執行“批量生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規模擴大、出口為主”為目標,謀求價格制勝的發展戰略,并開始進軍半導體產業。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加速,三星在二次創業中明確了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擁有整條產業鏈主導權后,確立了技術為本的戰略方向,從半導體、液晶面板等戰略級產品入手,重點研發產品上下游產業的相關核心技術,逐步完成了由產品制造大亨向技術領軍企業的轉變。
目前我國彩電企業大多都走到了質變的十字路口,三星賴以成功的“垂直整合模式”,就是可以借鑒的他山之石。如果說在簡單競爭時代,企業競爭拼的是勞動力優勢,在橫向多元化時代,企業競爭拼的是資本運作和策略選擇,那么在縱向多元化時代,企業要依靠上下游資源才能在競爭中占得主動權,企業競爭拼的就是資源整合能力。電視產業尤其如此,它需要的是貫穿產業上中下游的縱深實力,從面板模組研發生產,到產品工業設計,再到下游的產品推出、銷售、渠道和客服,要把電視做大做強,需要的是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而在已經到來的3D電視時代,還需要上游內容源的強大實力——三星之所以能夠連續四年坐在全球電視霸主的位置之上,這套“垂直整合模式”就是核心競爭力。
以三星為代表的企業,成功整合產業鏈的模式,“垂直整合模式”逐漸成為主流,企業經營觀念由“做大”轉變為“做強”。中國彩電業天生缺乏對產業鏈上游的話語權,如今3D漸成潮流,產業鏈的概念越來越為國內企業所重視。但若想在全球電視產業中站穩腳跟并引領潮流,眾多家電品牌要從三星身上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未來:挖掘縱深產業鏈
如今LED電視大行其道,3D電視也已踏上商業化道路,未來對于電視企業的深度整合能力將是一個很大考驗。
首先,LED電視引領主流,三星2009年在LED電視上大獲成功,不僅僅是因為投入大、研發早這么簡單,而是三星擁有三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無論是液晶面板的技術實力還是生產能力,都是其他企業所難以望其項背的。因此,能否掌握上游面板的研發技術,對于彩電廠商能否在LED時代實現質的飛躍意義重大。
其次,隨著三星最先將3D電視投入量產,3D也成為未來電視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據中國電子商會的調查,預計2010年全球3D電視消費會增至120萬臺左右,2013年增至1560萬臺,到2018年全球3D電視的出貨量有望達到6400萬臺。今年6月底,國內3D電視總銷量已達到5000臺,而三星3D電視市場占有率高達93%。目前來看,3D電視發展面臨的主要瓶頸就是上游內容源的缺乏。如果彩電廠商能夠在3D內容拓展、內容制作和播控方面擁有核心資源,無疑將會手握3D電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總的來看,未來三年內全球電視產業都將面臨著不同以往的變局。2010年是產業鏈向縱深拓展的關鍵之年。誰將能成為下一個“三星”,我們還不得而知,然而不可否認,三星模式在今后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成為彩電行業一部動態延展的教科書。
關于samsung三星電子的理念是“領導數字融合革命”,而我們實現這一理念的使命是“Digital-εCompany”。
“Digital-εCompany”有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清楚,實現“Digital”生產并不僅僅是指數字產品,而是指在我們整個公司范圍內促進數字集成的產品。其次,實現“ε”就是利用ε- Processes將R&D、生產以及市場營銷與消費者/合作伙伴聯系起來,利用市場經濟的方法是我們通過企業資源計劃(ERP)為我們的供應鏈(包括產品數據以及客戶關系)帶來價值。
三星電子將把諸如內存芯片、系統-LSI、LCD以及 A/V、計算機、信息通訊設備、家用電器和其他單一產品等核心器件集成到數字融合時代的整體解決方案中。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三星電子經過重組,形成了4個支持網絡產品的戰略業務領域――家庭網絡、移動網絡、辦公網絡以及核心器件。同時,我們在半導體,信息通訊設備以及家用電器領域擁有領先的產品和技術,這將使三星電子成為在數字融合領域一個最具競爭力的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
四大戰略業務領域
三星電子將進一步增強其內存芯片以及TFT-LCD等已經處于優勢地位的核心部分業務,并集中力量開發諸如系統LSI、小尺寸或中等尺寸LCD、以及光器件等高價值產品。在將來,即便是公司在基于整個機械工業必需的主要部件SOC(系統級芯片)以及SOP(系統整合面板)開展業務,我們也將繼續在這三個網絡業務領域付出相當的精力。
首先,三星的家庭網絡業務主要集中在數字電視、家庭服務器以及家庭網關業務。其次,移動網絡業務是以無線手持機為基礎的,我們將這一業務擴展到PDA以及膝上電腦,并建立下一代信息通訊,IMT-2000系統。第三,在辦公網絡領域,我們將集中力量開發打印機、IP終端、信息移動以及現有顯示器領域產品。
三星電子擁有9種在全球電子市場中排名第一的產品。在這些排名第一的產品――內存芯片、TFT-LCD、CDMA手機、顯示設備等等的基礎上,我們將努力使數字電視、IMT-2000、計算機外圍設備以及家用電器成為我公司新的、世界第一的產品,以進一步加強四大戰略業務領域,并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在核心R&D技術以及ε-Process基礎上,集中精力從事諸如SOC以及SOP等對于網絡產品非常關鍵的核心器件。
聯系samsung三星熱線人工服務時間為:
周一至周五8:00~21:00,
周六至周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8:00~17:00,
其它時間為錄音服務時間,平均每天接到10,000個左右的用戶來電,全年無休息日。
熱線電話號碼:4008105858,010-64751880
行業用戶服務熱線:4006105858
耗材服務熱線:400650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