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曲線收購韓國企業破等離子屏專利防線
中國投影網行業資訊 2009-5-15 9:01:38 編輯:白云 [
大
中 小 ]
“自去年5月30日起,公司在綿陽的生產基地就已恢復到震前水平。”長虹董事會秘書譚明獻表示:“整體而言,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繼續有所下滑,但從今年3月情況來看,已經實現了止滑,并呈現出正增長態勢。”
4月22日,長虹正式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等離子電視,4月底,長虹又馬不停蹄地開工建設等離子二期項目。
資金的困窘和市場的壓力,似乎只是讓長虹董事長趙勇保持語言上的緘默,而其內心正在等待一場等離子市場的勃發。
有市場人士表示:一旦長虹等離子屏實現量產,TCL將率先采購,日前,TCL更在成都建廠,這樣的示范效應意味著長虹不僅是彩電制造商,更將成為國內彩電廠家的上游供應商。
這是長虹集團近5年來所有多元化產業選擇與試探———最明晰的新方向,進入到彩電制造業鏈條的上游環節,建立中國第一條國產等離子屏生產線。
60億僅僅是該項目一期的投資額,如果最終完成規劃中的三期設計,總投資將超過20億美元。
繼日本松下、韓國LG和三星之后,長虹將成為又一個進入等離子屏生產線的專業彩電制造商。這條已經生產的等離子生產線,直接切入到等離子第五代線(即八面取)的生產中,與發展了多年的日韓企業最領先的生產線建設目標保持一致。
即使有國家開發銀行40億元的貸款后盾支持,從來沒有等離子屏生產經驗的中國企業———長虹周圍滿是質疑的目光。51歲的長虹,36年的老牌電視制造商,將如何在這場資本和技術的雙重賽跑中取勝?
失而復得的機會
長虹和等離子屏的第一次接觸可追溯到2000年,趙勇看過韓國三星的等離子生產線的每道工序后,這個清華的博士后并沒有感受到三星同樣的焦灼———投資太大、產業前景不太明朗、PDP屏的銷路、PDP電視市場有多大……
此后長虹發生的人事變動使得長虹集團乃至趙勇個人都和這個逐漸壯大的等離子行業越來越遠。
直至2004年,趙勇復出,當長虹再度入韓國尋找在平板領域的深度合作者的時候,等離子屏技術已經從當年的一代線進入到四代線,風水陡轉。
和液晶面板業最大的不同之處,等離子屏的生產廠家幾乎都自己做電視,屏的外銷量并不大。由于供給關系,使得買屏的彩電廠家并不能和自產屏的廠家相競爭,日本索尼、東芝等廠家相繼退出該領域。2006年上半年,松下銷售數據顯示,即使面對降價等沖擊其銷售額總體持平的情況,等離子利潤率卻增長了20%,這樣的領域這樣的利潤,誰都不肯讓給站在門外的中國人。
“你們真是鍥而不舍啊,又來韓國了。”當韓國人把長虹人尋找合作的消息說給彩虹等離子項目總經理賈云濤時,當時在上海出差的賈迷糊了“我們沒人去韓國啊。”
事實是,韓國人把彩虹和長虹弄混了。此虹雖非彼虹,這個結果卻讓賈云濤大吃一驚:“原來長虹也想做等離子。”作為全球第三大CRT彩管供應商的彩虹和長虹有著多年的商業往來,但在未來產業方向上彼此都所知甚淺。
“我記得當時是的10月14日,我們剛和日本先鋒談崩了。”賈云濤回憶到,和先鋒的合作談了整整一年,正是心灰之際。賈云濤毫不猶豫地向集團匯報了長虹的想法,表示:“我們不一定要和國外合作,也可以選擇國內的廠家。”
一個月后,賈云濤出現在綿陽,站在長虹規劃部部長郎豐偉面前。
郎豐偉很干脆:“我不關心彩虹在等離子上面有什么想法,你告訴我彩虹等離子上有什么準備吧。”見過無數合作者的郎豐偉在此后賈云濤的講話中,沒有說一個字。他的沉默讓賈云濤至今記憶猶新。
沉默并非等待。當晚,郎豐偉給遠在合肥正在處理格林柯爾和美菱事務的趙勇連夜匯報:“這是我們的一個機會。”
兩個遲到者
讓郎豐偉沉默的兩個多小時中,賈云濤講解的是彩虹長達9年的一個技術儲備。
時間倒退到1996年,正是彩虹廠利潤效益最好的時節。彩虹與西安交通大學和俄羅斯國家氣體放電器件研究所開始合作,追蹤國際新型顯示技術。1997年,彩虹PDP項目部在北京上地成立,在全數字化、高清晰化和薄型化等方向上需求上做技術準備———比三星和LG早幾年進入到PDP領域。
2000年,國家計委下批文,同意彩虹建成中國第一個等離子開發的試驗線,投資額度近三億元。這條在業內被作為“原子彈機密”一樣的技術準備,外界所知甚少。
這條試驗生產線的核心設備全部來自日本韓國,———和當時日立以及韓國生產廠家設備完全一致。
賈云濤介紹,北京試驗基地的絕大部分設備是要市場化量產的設備,包括原材料開發,設計顯示屏技術和制造工藝開發,驅動線路技術開發(包含電源和接口技術)……
做好了全部技術準備的彩虹,同樣在2001年因為高層人事變動、彩管行業利潤下降減產等原因而發展停滯。直到2003年,負責彩虹PDP項目的賈云濤開始籌備量產,當時,彩虹已經開發出PDP顯示屏和顯示器樣機,但是產業化卻沒有完成。
最初,賈希望在上海等沿海城市設廠,后來他希望和日韓企業合作開發———先鋒5億美元投資上海建等離子生產線一年破裂,飛來飛去的結果是:賈云濤成為了東航北京—上海段的前50名顧客,“量產”卻還只是肥皂泡。
2005年12月14日,趙勇從捷克的生產線投資回來當晚直接去到北京上地,深夜的上地廠房少有的燈火通明,這條有些像當年三星生產線的彩虹試驗線讓趙勇百感交集“我們一起干。”
5天之后,長虹和彩虹這兩個“起了大早趕了晚集”的廠家在陜西咸陽簽訂《關于彩色等離子體顯示器件項目框架協議書》,以雙方企業打頭第一個字母“C”組建“CC工作小組”。
2006年3月10日,長虹集團和彩虹股份聯合出資在北京成立北京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0萬,雙方各占50%的股份。
同年7月12日,北京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變更為四川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公司注冊地更改到綿陽。由信息產業電子第11設計研究院所設計的PDP工業園已經不再停留于紙上,這塊靠近綿陽機場的工業園區在2007年3月開工。
少付了6000萬美金的技術專利
韓國人的一個電話將各自尋求出路的兩家中國企業聯系到了一起。更讓韓國人想不通的是,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結盟,卻讓美國人的要價跌了6000萬美金。
2006年的1月20日,CC工作小組和韓國歐麗安(ORION)公司會談,尋求下一步合作。如果單單是中國等離子最大生產廠家的長虹和擁有等離子模組試驗和樣機生產能力的彩虹,都不可能為韓國人所接受,但當兩家企業以共同體身份出現在韓國人面前時,中國人在PDP領域的對話能力便不可同日而語了。
韓國歐麗安早在1998年已經在韓國開發量產出42英寸PDP模組產品。這家隸屬韓國大宇集團旗下企業,因為大宇破產而被拍賣,美國投資基金MP(MatlinPattersonGlobalOpportunitiesPartnersⅡ)握有歐麗安公司的全部股權。
2005年,長虹與之談過協議,MP方面開價1.9億美金,這個價格長虹不可能接受,雙方不歡而散。當也有PDP經驗儲備的彩虹和長虹成為盟友,MP展示出合作態度。
2006年6月10日,北京世紀雙虹與AlcyoneInvestementsB.V.公司在韓國大邱簽署《PDP項目雙方合資基本原則》,2006年7月13日,四川世紀雙虹與AlcyoneInvestementsB.V.公司簽署《關于轉讓韓國ORIONPDP公司權益及設立合資公司》的框架協議———由于MP旗下的荷蘭公司Sterope擁有韓國歐麗安100%的股權,由世紀雙虹投資9990萬美金收購荷蘭公司75%的股權間接持有韓國第三大等離子制造商歐麗安公司75%的股權。
“雖然北京PDP項目89人的團隊、固定資產折舊后評估2.4億,但是聯合讓我們首戰少支出6000萬美金。”四川世紀雙虹顯示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小紅認為。
MP的這個出售計劃,讓韓國人緊張異常。歐麗安公司不僅擁有全球唯一盈利的PDP電視墻技術,而且擁有353件PDP方面專利,其中12項核心專利是所有PDP廠家都在使用的———中國人成為這些基礎專利的產權人。
這份7億多人民幣的并購方案在發改委和商務部同時進入審批流程。三個星期時間,政府部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支持態度完成了該項目核準和外匯審批。
2006年12月15日,發改委核準四川雙虹收購荷蘭公司75%股權項目。
2005年7月,當世紀雙虹總部遷到綿陽,長虹宣布其全面轉向將等離子項目的資本金從200萬元驟增至18億元人民幣,長虹集團成為世紀雙虹80%的大股東。隨著12月22日,長虹和MP在香港進行了正式的股權交割,長虹終于站到了PDP屏生產的跑道上。
“等離子生產線再往前延伸100米,就能變成等離子整機生產線。”彩管行業出身的田小紅更為看重屏到整機的這段距離。
2006年12月29日,四川長虹出資9000萬美金,長虹集團出資9500萬美金,美國MP出資4000萬美金,雙方共同組建成立2.25億美元的四川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
從技術專利到樣機量產準備,彩虹走了10年。
“平板領域要看經濟規模和良品率的解決速度。”明基電通的陳其宏表示并不看好長虹在等離子領域突破能力,這位在臺灣液晶領域打拼多年的代工行業資深人士認為:良品率直接決定了等離子領域的競爭力。
對此說法,長虹公司副總理巫英堅回應:來綿陽要求給長虹等離子項目做配套的日韓廠家每日不斷。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關于長虹
虹始創于1958年,公司前身國營長虹機器廠是我國“一五”期間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是當時國內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歷經多年的發展,長虹完成由單一的軍品生產到軍民結合的戰略轉變,成為集電視、空調、冰箱、IT、通訊、網絡、數碼、芯片、能源、商用電子、電子部品、生活家電等產業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型跨國企業集團,逐步成為全球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3C信息家電綜合產品與服務提供商。2005年,長虹跨入世界品牌500強。2008年,長虹品牌價值達到655.89億元。
長虹現有員工六萬四千余人,擁有包括博士后、博士在內的專業人才一萬五千余人,擁有現代化的培訓中心,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被列為全國重點扶持企業和技術創新試點企業。
植根中國,長虹在廣東、江蘇、長春、合肥等地建立數字工業園,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設立研發基地,在中國30多個省市區設立200余個營銷分支機構,擁有遍及全國的30000余個營銷網絡和12000余個服務網點;融入全球,長虹在印尼、澳大利亞、捷克、韓國等國投資設廠,在美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土耳其、阿聯酋、阿爾及利亞、泰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產品與服務。
長虹推出“快樂創造C生活”的品牌主張,打造科技、時尚、快樂的國際化品牌形象。長虹致力于提供3C信息家電,為消費者創造聰明(Clever)、舒適(Comfort)、酷(Cool)的生活,成為改變生活的力量。秉承“員工滿意、顧客滿意、股東滿意”的企業宗旨,恪守“韌性、信心、開放”的創新觀念,憑借品牌、技術、人才、市場、服務等強大實力,長虹矢志成為C生活的創領者。
網友評論
相關等離子顯示器文章
廠商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