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于美隆:
美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短焦投影機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主要為特殊市場開發項目,目前,主要以德州儀器DLP方案為主,LCOS方案為輔。其光學設計團隊是由英國光學公司所延伸至今,主要光學設計總監為中國裔的國際知名光學專家,多年來已訓練出一批中國的優秀光學引發開發隊伍,并于2007年初加入該公司光電事業部,且單獨成立蘇州美昌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專責開發短焦光學引擎與其它光學系統模塊。
美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創新是以光學系統能力為基礎,光電應用技術為載具,與各國際大廠如3M/TI/Philips等進行策略合作開發新產品與技術項目,期待未來成為國際知名的光學與光電技術領先的公司。
詳情請登陸:http://www.meiloon.com/
|
|
人物背景:唐廷文,1963年出生,46歲。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電機碩士、工程管理博士。曾任廣翔科技處長,在職期間,開發光學讀取頭與CD/DVD
ROM;2000—2003年,任臺灣工研院光電所組長(Director),負責光電科技企劃與技術推廣;2004—2006年,任美國eLCOS公司營銷副總,負責LCOS芯片的開發;2006至今,任美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負責光電相關事務。
作為一家專注于短焦投影機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美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為特殊市場開發項目,目前,主要以德州儀器DLP方案為主,LCOS方案為輔。其光學設計團隊是由英國光學公司所延伸至今,主要光學設計總監為中國裔的國際知名光學專家,多年來已訓練出一批中國的優秀光學引發開發隊伍,并于2007年初加入該公司光電事業部,且單獨成立蘇州美昌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專責開發短焦光學引擎與其它光學系統模塊。為了進一步了解美隆,近日,我們中國投影網專訪了美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該公司副總唐廷文先生進行了交流。以下為專訪實錄。

美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唐廷文先生
中國投影網:作為一家致力于高科技產品研發與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請您介紹一下貴公司所擁有的產品線。它們都采用了哪些核心技術?與行業同類產品相比,它們最大的技術競爭優勢在哪里?
唐廷文:投影機的發明,利用光學放大微電子顯示板而方便會議效率,推廣至今基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然而由于一般標準投影機在使用上具有許多不便與缺陷,例如,安裝拉線麻煩、投影距離需求過長或小型會議室投影影像太小,強光對演說者眼睛刺激傷害等,因此,除商務會議外,家庭中使用及教育體系的應用一直無法真正大量展開,但實際上,短焦投影的產品確有其必要性與市場需求。然而,過去幾年,短焦投影機由于光學設計的困難,開發成本高與影像質量不佳等因素,導致短焦產品一直處于價高量少與特定市場銷售的狀況。本公司自2006年起,就制定產品策略,專注于短焦與超短焦投影機的開發,并與國際品牌3M共同開發短焦投影各項技術與應用。在2006年底,本公司成功推出投影距離近需一般標準投影機1/3即可投射出同樣尺寸與影像質量的產品,且價格與一般投影機差異達到消費市場可接納的程度,這就造成國際教育體系交互式白板使用的大量需求以及家庭劇院愛好者的訂單。到今天為止,由于本公司光學技術的日趨成熟,整體方案成本也大幅降低,對于價格敏感的教育體系有極大的貢獻。
目前,本公司產品線專注于短焦投影機,以德儀DLP方案為主,LCOS客制方案為特殊市場開發項目。投距比(throw ratio,注一)1.0至0.3,低亮度攜帶型(500流明)至高亮度3000流明以上,分辨率SVGA/720P/XGA/WXGA等不同組合都可提供,但是,我們以設計代工為主,沒有自有品牌,不過,市場上許多一級品牌短焦投影機都是由我們設計制造的。近年來,許多國際大廠也投入相當資源進入短焦投影機產品的開發,但是本公司較早進入,且開發團隊是國際上在此領域最有經驗的一群精英,能力與經驗都更勝競爭對手,加上新技術所掌握的智財權保障,更造成其它競爭對手的進入障礙,目前,我們在短焦產品開發上居于國際領導的地位。
中國投影網:迄今為止,貴公司共擁有了哪些核心技術?(舉例說明)其中,哪種技術給您的觸動比較大?請您談談貴公司的研發團隊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唐廷文:短焦投影產品使用的技術與一般投影機最大的差異在于光學整合的設計能力與短焦投影應用層面的整合能力,尤其在初始光學系統的設計架構上就已經決定了終端產品的質量與成本。本公司所使用的光學架構并未特定選擇某一種特定技術,而是依應用層面需求而定,但原則上都以短焦投影、最佳影像質量與無變形失真與最低整合成本為基本要求。短焦投影光學技術最關鍵部分是必須使用非球面的光學組件,而其中如何在初始設計上考慮到光學組件采購成本、光學引擎制造成本以及系統端光機電熱整合成本,達到終端產品具有最佳性價比是開發團隊的最高執行目標。
投影機系統整合開發團隊必需具有足夠的光機電熱整合設計能力,對關鍵組件供貨商(如DLP微顯示芯片與光源供貨商Philips/Osram…)需有足夠的技術合作策略關系。而開發短焦投影機最具成敗的關鍵技術則是短焦光學引擎的開發能力,必需配合投影機市場定位,外觀尺寸、亮度、對比、分辨率與成本等需求設計出最佳搭配的光學引擎,尤其在系統整合的過程之中,光學組件的掌握與調整必須快速有效,經驗價值非常重要。
本公司的光學設計團隊是由英國光學公司所延伸至今,主要光學設計總監為中國裔的國際知名光學專家,多年來已訓練出一批中國的優秀光學引發開發隊伍,并于2007年初加入本公司的光電事業部,且單獨成立蘇州美昌光學科技有限公司,專責開發短焦光學引擎與其它光學系統模塊。于加入本公司以前,此團隊已開發成功三款短焦光學引擎并于市場銷售,而預定于2009年將陸續推出5款新的短焦光學引擎產品。
中國投影網: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不竭的動力,您怎樣理解創新的重要性?創新對貴公司的發展有何重要作用?在技術創新方面,貴公司目前有哪些策略?
唐廷文:本公司是一個商務體系,所有的創新都是以可商品化的產品技術為出發點進行策略規劃。其中,一個重點是以特別優勢的光學系統設計能力,將具有大幅改善空間與開發潛力的市場作為目標進行創新與技術改善。例如,投影機現有的各類缺失,造成市場上推動的瓶頸難以大量進入教育體系與家庭使用,但運用短焦投影即可解決,只是必需搭配足夠好的生產成本,這些因素在思考過技術應用創新與可行性分析后,我們看到的是快速可達到的絕佳商機,加上LED光源的效率改善,快速普及與價格下降,未來普遍進入家庭無需復雜安裝的短焦投影機將是可以預見的。
本公司的技術創新是以光學系統能力為基礎,光電應用技術為載具,與各國際大廠如3M/TI/Philips等進行策略合作開發新產品與技術項目,期待未來成為國際知名的光學與光電技術領先的公司。
中國投影網:投影機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CRT、LCD、DLP以及LCOS等幾大投影技術的發展,請您談談各投影技術的特點及優劣勢。其中,您最看好哪種技術的發展?在這一塊上,貴公司將作怎樣的投入?
唐廷文:勿庸置疑,CRT已是黃昏產業,無后續發展機會;LCD是長期掌握在少數日系供貨商的技術,曾有過不良的斷貨紀錄令人擔憂,而技術上因其后焦長,較不利于短焦投影設計;而DLP雖獨家掌控在德儀(TI)手中,但因其策略較為開放,且無自有自品牌競爭,技術上后焦短利于短焦投影設計,且單片式投影對光學設計相對單純,因此,在投影領域一般商品應會逐漸勝出;LCOS的高分辨率與影像質量是對高階家庭劇院較有利的技術,無論一般投影或是短焦投影,以LCOS為基礎的產品都會以高階產品定位為主,不過,目前LCOS產業的供應煉尚不完整,會是其持續發展的一大隱憂。
本公司主流策略上以DLP技術為主,LCOS部分,以客戶委托開發方案為主要考慮,其余技術發展僅維持基礎研究。在技術領域上,本公司開發團隊對兩種技術都有足夠的經驗與知識,若看到理想商機應有能力快速進入商品化。
中國投影網: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起來。在投影行業,最近關注的焦點是“微型投影”,請問,您怎樣看待微型投影?您認為它將為投影行業帶來什么?
唐廷文:微型投影機在某些應用領域將會被平板電視所擠壓,但預估最終在50”左右達到一個平衡點。在商務使用上,投影機有其超大畫面或攜帶便利性,因此,將無法被取代,加上LED冷光源與色彩純正特性,超小型投影機(PICO)或是notebook搭配產品將會是一個新的領域。在短焦投影逐漸普遍后,50”以上教育市場與商用的交互式方案需求將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超短焦投影進入家庭提供大畫面的享受,甚至在1000流明LED光源更加普及后,部份取代電視機已經可以看到可能性(較不受環境光影響),畢竟,平板電視無法變更影像尺寸,且50”以上整機看來十分笨重。
總結而言,短焦投影的普及與LED光源對微型投影顯示器的生命具有許多創新性的題材與價值,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的特殊應用會逐漸發生。
中國投影網:在特殊經濟環境影響下,新產品不斷被研發,新技術不斷涌現。請問:貴公司在新產品、新技術上有怎樣的突破?具體表現為?
唐廷文:本公司由于自行掌握光學設計的領先優勢,未來有非常多的光學與光電商品創新與產品改善可以發展。除了先前所介紹的短焦投影技術外,由于國際上普遍要求的安全環境要求,百萬像素的監控系統需求量快速增加,但百萬像素光學模塊目前多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他們獲取了極高的利潤,本公司在這方面也陸續投入開發新產品,以更佳的性價比推出產品,目前,已經穩定的供應給幾個國際品牌客戶,未來商機非常可觀。其它部分,如醫療儀器使用之光學模塊等,都是未來可能的發展項目。
|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編輯:映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