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ED大屏幕 | LED大屏幕 |
2008年7月29日-31日,省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在合肥召開了2008年度全省信息技術教育裝備管理使用座談及培訓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交流我省近年來信息技術裝備使用管理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探索 “農遠”工程三種模式等信息技術教育裝備運行維護的長效機制,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裝備管理使用工作。省教育廳分管裝備工作的楊德林副廳長出席會議并做了重要講話,裝備中心主任王東華同志主持會議并講話。各市教儀站站長、15個試點縣、第二期“農遠工程”32個項目縣工程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并就“校校通”、“農遠”工程的管理使用問題進行了匯報交流活動。池州市、霍山縣、肥西縣、歙縣就信息技術教育管理使用工作在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宣州區、青陽縣做了書面交流。會議還安排代表參觀了合肥市46中的信息技術裝備建設情況、廬江縣2所學校的遠程教育管理使用情況。同時,會議特邀深圳中電數碼顯示有限公司對該公司在合肥46中中標的新產品DLP數字大屏幕電視一體機做了使用培訓,該活動受到了參會代表的歡迎。
會上,楊德林副廳長總結了近年來我省中小學信息化工作取得的很大成績,指出了信息技術裝備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裝備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挑戰和困難,要求裝備戰線同志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認真落實各項工作。一是要加強基礎建設,改善信息技術裝備條件;二是要完善管理,推進信息技術教育裝備應用工作;三是要抓好培訓,建立一支過硬的信息技術裝備隊伍;四是要深入研究,科學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五是要保證經費投入,建立長效運轉機制;六是要建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楊德林同志指出:各地要按照《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基本標準(試行)》(教基[2007]15號)、《安徽省普通高中教育技術裝備規范(試行)》(教秘[2006]194號)2個文件要求對信息技術教育裝備工作進行統一規劃,制定出具體實施方案,從學校經費投入、教師培訓等各方面給予匹配,改善中小學特別是農村學校的信息技術裝備條件。發展信息技術教育,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重點、難點在農村,因此對于農村、偏遠地區的學校要優先配備信息技術設備,要優先發展農村信息技術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市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5年之內,使每個班級學生在計算機教室上機時能做到“單人單機”,能基本達到我省教育信息技術裝備的要求,努力實現教育信息網與互聯網的聯通,使中小學的每一間教室均能上網,努力實現“班班通”建設目標。楊德林同志強調:各地要按照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管理與應用工作的通知》(教辦[2007]7號)文件要求,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按照我省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辦法和中小學公用經費支出管理暫行辦法,將信息技術教育設備、設施運行、維護、教學軟件、應用的經費列入公用經費使用范圍,明確支出項目,每年安排的經費不低于學校公用經費支出的10%。”的規定,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
省裝備中心主任王東華同志在會上做了總結發言,他講到:這次會議內容較為翔實、形勢豐富多樣,會議有四大收獲,一是楊廳長在會議上做了重要講話,對裝備工作做出了要求,特別是對裝備經費投入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對裝備評估、檢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二是明確了裝備部門在即將到來的“農遠”工程“國檢”中應做的工作;三是各參會市、縣(區)代表交流了信息技術設備管理使用情況,學習了兄弟市、縣(區)的經驗,對以后開展工作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四是對信息技術新設備進行了使用培訓。王主任要求各參會市、縣(區)要把此次會議精神向局長、分管局長做匯報,切實落實楊德林副廳長的講話精神,按時完成“農遠”工程“國檢”準備工作,按時完成“校校通”工程還款任務,省、市、縣(區)今后要加強聯系,推進裝備工作在新形勢下不斷向前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