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年8月8日,奧林匹克圣火將在北京“鳥巢”熊熊燃起,這是中華民族追尋奮斗、翹首百年的圓夢時刻和世界人民的盛大節日。期盼已久的盛會就要在我們身邊召開了,一屆科技的奧運即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一部奧林匹克發展史,科技的身影相伴始終,密不可分。“科技奧運”已經構筑起北京籌辦奧運的堅固基石。第一次采用“鳥巢”式新型建筑空間結構形式,第一次將火炬送上嚴重缺氧的珠穆朗瑪峰,第一次通過無線方式成功實現媒體照片即時拍攝,第一次在比賽現場屏幕與電視轉播中同步實時顯示中英文賽事信息……無數個“第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感受到全民族自主創新意識的增強,也感受到科技與體育聯姻的巨大魅力。
回顧在05年召開的第十屆全運會上,大會組委會首次實現了指揮的視頻會議與賽場監控一體化,同時進行了50個比賽場館的視頻會議和比賽監控,大大提高指揮的可視化水平與快捷高效;首次實現了信息系統運行的可視化指揮與調度。專門建立的視頻會議系統是組委會指揮調度系統的核心。視頻會議系統將相隔很遠的多個場館會議室連接起來,使各方與會人員聲情并茂的進行“面對面”交流。視頻會議系統實現了點對點、一點對多點,人物與內容相結合的視訊需求。專門的賽場視頻監控系統更是指揮調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視頻監控則將各場館連接起來,使組委會和競賽部隨時可以監控賽場圖像,及時了解比賽場館的情況,成為競賽組織指揮、工作協調和保證運動會正常有序進行的有效手段。
威速(V2)科技作為亞太地區市場占有量首位的網絡視頻會議解決方案提供商,其領先的V2 Conference視頻系統全面增強了大賽組委會指揮調度人員以及各國媒體記者與同事溝通協作的能力。通過融合網絡實現了各國媒體記者辦事處與所在國辦公室的互聯。各個國家的辦公室能夠借助視頻會議系統:方便地派遣記者到達運動員所在地點進行采訪,而無須固定采訪在何處進行;采訪現場唯一需要的設備就是一臺便攜式終端,記者自己就能很方便地搭建采訪環境;信號可以通過ISDN線路實時回傳到位于各個國家的辦公室的演播室。這樣高效率的新聞傳遞,讓賽事如同現場直播一樣播報給全世界。
北京奧運會不僅是一個體育比賽盛世,更是一個巨大的信息技術舞臺。這些延續了奧運上的通信技術進步史:巴塞羅那奧運會首次引入了衛星和互聯網服務;亞特蘭大奧運會引入了互聯網技術;悉尼奧運會2G技術開始引進;2004年雅典奧運會,3G和ADSL寬帶接入,無線寬帶和固定寬帶開始引入;都靈冬奧會使用了WiFi無線技術。
奧運會發展到今天,除了電視媒體依然占據著奧運報道的主流外,越來越多的新媒體也開始亮相奧運賽場,北京奧運會的一大特色就是多種新媒體開始在奧運報道中大規模應用,包括移動多媒體、網絡視頻等都是近年來興起的新媒體應用,也將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大放異彩。移動通信技術、無線寬帶網絡技術、互聯網技術等信息技術紛紛亮相北京奧運,為遍布世界各地的體育愛好者帶來身臨其境的體驗,使奧運會真正成為全球人民的體育盛會,也將讓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奧運史和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更多相關:
投影機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