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化改變企業命運 |
更新時間:2007-12-13 8:15:29
(
編輯:隨云
)
|
內容導航:
虛擬化改變企業命運
IT基礎設施將會經歷怎樣的變革,選擇哪一個方向才不會被邊緣化?對于站在十字路口的企業,這并非局限于技術的抉擇,隨著IT與商業模式的融合,選對了方向就意味著命運的改變。也許企業興衰成敗在此一舉。
“也許你只了解50%的虛擬化意義”,這絕非危言聳聽。
一個硬件平臺取代多個硬件平臺,運行多個虛擬機,由此帶來的好處立竿見影:降低硬件設備投入,節省能源電力……沒錯,這正是虛擬化技術的意義。但是如果你不能從企業計算模式甚至商業模式的角度去看待虛擬化,那么就永遠不能了解它的另外50%……
近日,在以“虛擬科技,綠色中國”為主題的2007 IBM虛擬科技大會上,IBM從新的角度揭示了下一代虛擬化和以Server Farm 2.0和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為代表的新一代企業計算模式。虛擬化與企業計算模式的結合,至少意味著虛擬化是企業的一項戰略投資,而非僅僅是技術投資。
虛擬化抉擇
“我在IBM工作30年了,第一個任務仍然記憶猶新,那就是為客戶配置主機上的虛擬機。”面對上千名用戶,IBM大中華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在大會上透露這個小小細節。的確,虛擬化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40多年前的IBM大型機分區技術,“虛擬化一切”更是在2005年就成為IBM科技與系統事業部提出的三大戰略方向之一。
不過,現在虛擬化的狂潮卻比任何時候都更為猛烈。一方面,企業已經卷入數據中心整合大潮。從今年開始,IBM、英特爾、微軟、惠普等大型IT企業都在不約而同地實施整合策略,虛擬化則不可避免地成為數據中心整合中產生聚合效應的關鍵技術。明年會怎樣,這樣的巨浪是否會波及所有企業?據Gartner預測,在2000年第一代數據中心浪潮中建設的數據中心,將有50%會在2008年重建。而且,隨著x86服務器虛擬化的日漸成熟,降低了虛擬化的門檻,虛擬化開始被廣大企業所認識,也使得中小企業可以利用虛擬化去改它們的數據中心—機房。
另一方面,綠色節能呼聲四起。IDC預計,IT的能耗花費將達到硬件花費的1/4,虛擬化由此成為企業產生綠色效應的重要技術。IBM更是在今年啟動了10億美元的綠色工程項目,虛擬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環。IBM綠色創新工程專家及System z高級顧問David Anderson甚至表示:“在未來3~5年內,非虛擬化的IT將被徹底淘汰。”非此即彼,不進則退,站在十字路口,虛擬化成為企業考慮改革IT基礎設施的重要抉擇。
虛擬化的臺階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對于企業用戶而言,不知道虛擬化已經落伍。但同時,真正了解虛擬化的卻又為數不多。
盡管IBM虛擬化中的核心分區概念已經經歷了三代:邏輯分區、動態邏輯分區和微分區,但從虛擬化技術角度出發,IDC首次提出了虛擬化2.0的劃分方式。虛擬化2.0不僅僅是簡單的硬件設備集中,它將簡化應用程序的安裝與遷移,使應用資源更容易實現硬件設備之間的遷移,而且能在不影響其他IT系統的情況下進行實時遷移,從而有利于IT系統的強化和互聯。IBM的動作證實了這一點:在5月推出的POWER 6處理器和11月推出的AIX 6及虛擬化軟件中,具有20多項虛擬化改進,并且首次在Unix服務器領域增加了兩項革命性新功能:活動分區遷移(Live Partition Mobility)和活動應用遷移(Live Application Mobility),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不影響應用可用性的情況下,將運行中的應用(甚至整個操作系統分區)從一臺物理計算機轉移到另一臺。這些功能與運行中對硬件、固件和軟件(包括Unix操作系統內核本身)進行升級的能力相結合,構成了新路線圖的基石。在x86架構服務器上運行VMware的VMotion功能,也可實現這種類似的動態遷移。
不過,IBM在此次虛擬科技大會上提出的下一代虛擬化概念卻讓用戶從企業商業模式角度看到了虛擬化潛藏的另外50%意義。IBM大中華區副總裁及系統與科技事業部總經理何國偉表示:“虛擬化目前還多用于單一硬件平臺運行多個虛擬機,然而,新一代虛擬化技術的整合能力卻能讓用戶使用單一的操作界面去統一管理數個數據中心資源池。”新一代虛擬化將通過虛擬化資源、虛擬化管理和虛擬化服務實現跨越整個數據中心和系統網絡資源調動,以滿足企業對IT基礎架構動態高效、能源效率和簡化管理上的新需求。新一代虛擬化還將帶來IT模式的轉變,它代表企業計算的一個新方向。
下一代虛擬化
由此可見,虛擬化將從單臺服務器向集合的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網絡組件擴展。傳統虛擬化的觀點—讓一個大系統看起來像是多個系統,體現原始的分區技術理念;而新一代虛擬化,則讓眾多小系統從管理角度看起來像是一個系統。在IBM看來,與上一代虛擬化相比,新一代虛擬化具備三個層面的全新特征。
在技術上,它跨越整個系統網絡實現虛擬。與現在過多重視設備虛擬化實現不同,新一代虛擬化從組件/設備級擴展到系統/數據中心級。它可以將網絡中的服務器、存儲和網絡虛擬成一個資源池,統一調配。借助系統管理軟件,應用可以靈活架構在不同的硬件平臺上,動態地從虛擬池中獲取所需資源。在這一點上,IBM POWER架構新具備的活動應用遷移虛擬化功能、微分區等創新技術,推動了虛擬化應用的發展。同時,存儲虛擬引擎SAN Volume Controller(SVC)可為各種不同的存儲設備提供一個統一的存儲平臺,實現跨平臺虛擬。在軟件方面,Tivoli的資源配置及自動化軟件,都是幫助用戶實踐新一代虛擬化的有力技術手段。
在理念上,虛擬化部署將更能迎合企業對IT基礎架構的新需求。新一代虛擬化從面向產品技術需求的虛擬化,上升到面向基礎架構需求的虛擬化。它將著重滿足企業在應用靈活部署、簡化管理和節約成本三個方面的新需求。David Anderson認為,這樣,虛擬化的重要特點除了能夠減低能耗,提高系統使用率之外,未來還將使用管理軟件在各種環境中運行,比如說客戶端、服務器、存儲設備、整個網絡等等,以實現隨需應變的管理。這樣,虛擬化技術就能更好地支撐SOA、Web 2.0等新應用。
在企業應用模式上,虛擬化使企業計算模式創新成為可能。Server Farm 2.0和云計算是其中針對不同客戶需求的兩種典型應用模型。尤其是云計算,它不僅需要從系統/數據中心級別實時虛擬化,而且可以在數據中心之間進行虛擬化,虛擬化的管理,將使IT環境更加簡單。
這將意味著,IT基礎設施通過虛擬化這一重大技術變革,脫離了異構平臺的條塊分割,實現了與企業計算模式乃至商業模式的緊耦合關系,從而成為改變企業命運的戰略要素。
改變命運的計算模式
那么,Server Farm 2.0和云計算這兩種創新的計算模式,將如何給企業商業模式帶來創新?
就業務模式而言,目前,企業開放平臺服務器的購買和使用方式都是基于項目進行的。傳統的數據中心(Server Farm 1.0)僅僅是把企業的所有硬件設備集中在一起,設備的使用則是某個項目或業務部門獨占的。每個應用系統都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來開發、實施和維護,因此數據中心中硬件種類、軟件版本數量較多,各個應用系統的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這種購買和使用行為直接導致IT購買成本增加、資源利用率降低和管理任務隨設備數量增加而日益繁重,也嚴重影響了企業開展全新業務的效率。而Server Farm 2.0不同于傳統的數據中心,它變成了一個能夠對外提供服務的e平臺。David Anderson認為,Server Farm 2.0針對企業級數據中心提供了一種類似物業管理式的基礎架構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了一個面向服務的開放數據中心。它以具備虛擬化功能的服務器存儲設備、系統管理和自動化軟件為基礎,構建一個能提供基礎架構資源服務的平臺,以服務的形式為客戶變化的應用提供靈活的基礎架構資源。通過實施Server Farm 2.0,用戶能夠大幅度簡化系統管理、靈活資源部署并降低IT成本,從而為企業業務模式成功打下基礎。
更多相關:
投影機
|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