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液晶關注度報告 大屏幕高清成主流 |
更新時間:2007-12-13 8:05:45
(
編輯:映君
)
|
2007年液晶電視市場延續了去年的高速增長態勢,網友對液晶電視的關注度相比2006年有了顯著的提升。從2007年的液晶電視網友關注度來看,液晶電視已經進入了大屏高清時代,40英寸以上的大屏液晶電視已經成為網友最關注的尺寸。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今年國內外液晶電視廠商所推出的新品也是以40英寸以上的大屏液晶為主,再輔以1092*1080的分辨率,大屏高清在2007年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
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對比分析
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分布狀況分析
2007年度,三星成為了最受網友關注的液晶電視品牌,并且以18.5%的關注度百分比領先其他品牌;LG和SONY分列年度最受關注液晶電視品牌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夏普和優派列年度最受關注液晶電視品牌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六到十位分別是東芝、飛利浦、TCL、創維和長虹。
從品牌關注度變化來看,三星是從去年的年度關注度第三名一躍成為本年度最受關注度的液晶電視品牌的,而東芝液晶電視則是2007年最受關注液晶電視品牌TOP10中增長幅度最大的,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SONY是所有液晶電視品牌中關注度份額下降最多的品牌。
三星從去年的第三名,一躍成為2007年最受網友關注的液晶電視品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星液晶電視今年出色的市場推廣。事實上三星液晶電視今年在技術上并沒有大的提升和創新。但從產品定位的角度來說,三星今年將液晶電視重新進行了市場定位,將三星液晶電視定位于偏時尚的產品。這種全新的產品定位使三星液晶電視跳出了專業用戶的小群體,走入了時尚消費的大眾群體。因此,出色的產品定位,幫助三星成為了網友最關注的液晶電視品牌。
LG今年請楊瀾作為其電視產品的代言人,但實際效果并不如意。LG液晶電視今年宣傳的重點是“XCANVAS”,這和去年宣傳的重點一樣,雖然LG的“XCANVAS”在功能上能夠滿足一部分特定人群的需求,但電視主要是用來干什么的呢,有多少人看電視的時候真正的需要“XCANVAS”功能?產品賣點過于集中于少數用戶關注的一項功能上,再加上此功能已經被很多國產品牌效仿,LG在2007年的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中大幅度下降,也就可以理解了。
SONY是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下降幅度最大的品牌。2006年,SONY發布了其全新的200A系列液晶電視,200A系列液晶電視給消費者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畫質出色,“我偏愛紅,尤其是中國的紅”鮑德嘉的經典廣告詞很好的詮釋了SONY液晶電視在色域上的出色表現。而今年SONY隆重推出的300A系列液晶電視,雖然采用了一些新技術,比如10bit液晶驅動面板、更廣的色域。但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大家似乎認為SONY新推出的產品只是產品型號變了,產品本身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隨著300A系列產品的技術特性不斷被公眾所知,相信SONY液晶電視的品牌關注度會有所改善。
夏普液晶電視去年因為“臺灣屏”的問題,讓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誠信度產生了懷疑。時過境遷,一年后的今天我們再回過來看“臺灣屏”事件,從事件之初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討伐到后來夏普官方針對“臺灣屏”事件的解釋,反而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了夏普液晶面板的優越性。由此夏普的G7系列液晶電視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在市場表現上,42G7在8月份甚至因為產能不足一度出現了斷貨的現象。從品牌特點來說,夏普作為液晶面板的創始者,在液晶面板的技術上目前仍然處于領先地位。2007年是消費者最關注液晶面板的一年,夏普因為其在液晶面板上的技術優勢,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支持,其在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的排名也由去年的第五位升至今年的第四位。
優派作為傳統的IT廠商,在液晶電視領域僅用兩年時間便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同,連續兩年品牌關注度都進入五強。尤其是優派借助自己在顯示器市場上的強勢地位推出的N1900W,更是得到了網友的普遍關注。N1900W自上市之日起,就長時間占據最受關注液晶電視產品的桂冠寶座,直到今年下半年才被其他產品趕超。在液晶電視正在走向大屏化的今天,優派仍堅持自己的小屏路線,盡管在液晶面板和驅動技術上沒有突出的特點。
東芝液晶電視的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排名位于第八位,相比去年第14位的排名上升了不少。東芝今年新推出的C3000C系列液晶電視秉承了上一代A3000C系列的嚴謹風格,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同,同時,簽約郭晶晶,以及持續的廣告營銷策略,使東芝液晶電視的品牌知名度大幅度上升。
飛利浦去年推出了“流光溢彩”系列液晶電視,并借助在世界杯期間的市場推廣,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飛利浦液晶電視,但2007年,飛利浦液晶電視在產品的推廣上似乎陷入了與LG相同的誤區,產品賣點過于集中于少數用戶關注的一項功能上。事實上飛利浦液晶電視在色彩表現和動態畫面解析上都做得不錯,但用戶知道的似乎只有“流光溢彩”。年度品牌關注度第七名的成績雖然和去年持平,但這顯然不是飛利浦液晶電視應有的定位,尤其是在其基本退出等離子市場的前提下。
TCL在CRT時代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商,但和其他國產品牌一樣,TCL也沒有把握住平板電視帶來的市場機遇。雖然連續兩年成為液晶電視領域最受關注的傳統國產電視機品牌,但第八位的排名離當年的輝煌已經漸去漸遠。在2007年的上半年里,TCL液晶電視產品缺乏突出的特點,又受困于集團的內部調整,因此2007年上半年的TCL液晶電視在消費者眼中的品牌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但下半年從TCL發布H78超薄液晶電視開始,TCL在液晶電視領域,尤其是在液晶面板的邊緣技術領域取得的突破在市場上得到了很好的回應,相信隨著H78系列液晶電視的逐步推廣,TCL液晶電視的整體品牌影響力會逐漸恢復。
創維是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排名中排名上升最快的品牌,從去年的第24位提升到今年的第9位。從去年開始創維一直在宣傳其液晶電視的健康理念,雖然當初的六基色技術在網上被很多網友質疑,但這并沒有打斷創維在“健康電視”上前進的步伐,年度關注度排名提升15位便很好的證明了“健康電視”的理念正逐漸被用戶接受。
長虹是國內電視機廠商中的第一個“大佬”,和其他國產品牌一樣,受困于CRT電視機利潤的持續下降以及平板電視機核心技術的匱乏。2007年初,長虹確立了自己的平板電視機發展思路,將更多的資源用于等離子電視機的研發和生產中,并在今年投入巨資,開工建設國內首條等離子屏幕生產線。在這種背景下,長虹液晶電視的品牌關注度不斷提升,更多地得益于長虹品牌策略的成功推廣,以及長虹提出的“可靠性”概念。在液晶電視市場推廣不斷混亂與迷茫的今天,長虹獨樹一幟提出的“可靠性”概念,或許真的會成為液晶電視市場推廣策略中的“藍海”。
2007年關注度前10位液晶電視品牌排名
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排名TOP10中,創維是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排名上升最快的品牌,從去年的第24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其次是東芝,它從去年的第14位上升到今年的第6位;三星從去年的第3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位;長虹則從去年的第12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0位。這些排名上升的廠商,排名提升的原因各不相同,三星是由于成功地將產品定位于時尚消費產品,擴大了產品的用戶影響面;夏普是受益于今年消費者對液晶面板的持續關注,其“液晶面板之父”的名號直接帶動了更多的網友關注夏普液晶電視;東芝和長虹更多的是因為其在品牌宣傳上不斷的投入,間接的帶動了其液晶電視產品的關注度;創維則得益于其持續的“健康電視”宣傳策略,使消費者對其液晶電視產品多了些親切感。
LG、飛利浦和TCL是品牌關注度排名沒有變化的三個廠商。這其中,TCL受困于上半年的內憂外患,從其后期的新產品推出來看,明年應該會有一個不錯的增長;LG和飛利浦雖然排名都沒有發生變化,但其在品牌關注度TOP10中所占的比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這兩個品牌在今年的宣傳中,把重點過于集中在產品的單項功能上。如果這種策略持續下去,未來LG和飛利浦的品牌關注度表現將不容樂觀。
SONY和優派是2007年度液晶電視品牌關注度TOP10中僅有的兩家關注度排名下降的品牌。優派的品牌關注度出現下降的原因是其主打產品N1900W的市場熱度出現了下滑。這直接影響到了優派的品牌關注度排名,但從市場表現來看,如果拋開N1900W不談,優派在液晶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上和傳統家電廠商還有不小的差距。優派在液晶電視大屏化的今天,堅持自己的小屏幕戰略,或許這是一條不錯的出路。SONY無疑是本年度最令人失望的液晶電視品牌,在2007年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缺乏創新,缺少了創新的“SONY”還是“SONY”嗎?
不同性能的液晶電視關注度狀況
不同尺寸液晶電視產品的關注度的對比分析
2007年是液晶電視大屏化的一年,去年還風光無限的32英寸液晶電視今年徹底敗給了42英寸液晶電視。從2007年度不同尺寸液晶電視產品關注度對比分析上看,32英寸液晶電視的關注度僅占17.1%,遠遠落后于40英寸的21.4%和42英寸的24.1%,考慮到4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都屬于大屏液晶電視,大屏液晶電視的關注度已經達到了68.5%。從市場表現來看,從今年五一期間各賣場提供的銷售數據來看,42英寸液晶電視在銷量上第一次超過了32英寸的液晶電視,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還在不斷的加大。從使用的角度來說,40英寸和42英寸將是客廳液晶電視的首選尺寸,32英寸以及更小尺寸的液晶電視定位于臥室等面積較小的居室,將來仍然有很大的市場空間,46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則由于需要的客廳空間比較大,根據目前國內居住狀況來看,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上升空間。
2007年度最受關注前20位液晶電視產品對比分析
從2007年度最受關注的20款液晶電視產品型號來看,40英寸液晶電視占據了20強中的9個席位,42英寸液晶電視占據了20強中的6個席位,僅這兩個尺寸就占據了20強中3/4的席位,也說明了40-42英寸液晶電視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
2007年度最受關注的液晶電視產品是LG 42LC2R,這款2006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液晶電視產品,在今年上半年由于產品的性價比頗高,很受消費者的喜愛,但目前這款產品已經停產,市場上銷售的也是前期的庫存,近幾個月這款產品的關注度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優派N1900W是液晶電視產品中的另類,很多人更愿意將這款產品定位于液晶顯示器。但優派很好的抓住了這款產品的雙重身份,使得這款產品在DIY市場和液晶電視市場都有不錯的表現。目前在小屏幕液晶電視領域,優派已經走在了其他廠商的前面。
SONY KLV-40X200A是SONY去年推出的200A系列產品中最高端的產品, 40英寸的液晶電視在尺寸上更適合大多數中國家庭使用,因此這款最早的廣色域液晶電視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同時作為較早面世的1080P液晶電視,SONY KLV-40X200A也被多數高清電影和高清游戲的愛好者作為液晶電視的首選。
三星 LA40R71B和東芝 42WL66C分別位列2007年最受關注的液晶電視產品的第4和第5位,這兩款產品都是分辨率為1366*768的液晶電視,而且屬于40英寸和42英寸產品中性價比較高的產品。而性能和功能均類似的LG 42LC2R因其更實惠的價格成為最受關注的產品,三星 LA40R71B和東芝 42WL66C只能位列第4和第5位。
夏普的兩款G7系列產品42G7和52G7分列產品關注度的第6和第7位,這兩款FULL HD液晶電視憑借夏普AVS液晶面板的技術優勢,上市之初便成為高端液晶電視的代表產品,尤其是42G7更是出現了近一個月的斷貨期,如果不是因為長時間的斷貨,42G7的關注度應該還會更高。而52G7作為榜單中唯一的一款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電視,也印證了這款液晶電視有著眾多吸引我們目光的地方。
從產品關注度前十名的產品來看,2007年度最受關注的產品都是2006年推出的老產品。這與液晶電視廠商新品推出的時間有關,大部分液晶電視廠商習慣于每年的8、9月份推出自己的新產品,因此全年大部分時間網友只能查詢到老款的產品,新產品的關注度排名提升將在隨后的幾個月中集中爆發。
2007年液晶電視市場總結與展望
2007年,液晶電視的整體關注度并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尤其在上半年,由于新品很少,整個液晶電視市場缺乏活力,但從下半年開始,伴隨8月份廠商興起的新品發布熱潮,液晶電視市場才重新熱鬧了起來,各大廠商都拿出了自己全新研發的年度新品。
在本年度,SONY的300A系列產品線最全,采用的新技術也最多,除了高端的X300A系列保持了一貫的性能優勢,32D300A更是成為32英寸液晶電視的領航產品。夏普GX3系列的三款產品屬于超薄FULL HD機型,尤其是37GX3是目前40英寸以下FULL HD液晶電視中性能最出色的一款產品。東芝的C3000C系列采用了FULL HD液晶面板,功能設計上也更加人性化。LG今年則推出了37英寸到52英寸的4款“左右時間”液晶電視,其中47英寸和52英寸的都采用了FULL HD液晶面板。飛利浦9系列液晶電視除了采用FULL HD液晶面板以外,還改進了“流光溢彩”功能,可以為用戶帶來更舒適的視覺享受。TCL今年發布了多個系列的新品,其中H78系列是其拳頭產品,這款厚度僅有72mm的液晶電視不但采用了FULL HD液晶面板,還采用了TCL特有的自然光技術,通過技術手段使液晶電視的光源更加柔和。長虹今年推出的冠軍700系列產品除了繼續使用處理能力出色的“量子芯”以外,更是在液晶電視音響系統上下足了功夫。創維則推出了可以直接通過USB接口播放RM格式影片的液晶電視新品。這些新品在性能和功能上各有千秋,涵蓋了屏幕從32英寸到70英寸,價格從4000元到近十萬元的各個區間,仔細品來,我們雖然很難從這些產品中挑出獨樹一幟的產品,但所有這些年度新品都各具特色,這也說明了各電視廠商在液晶電視的設計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產品沒有出現嚴重的同質化,就說明液晶電視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也希望今年推出的這些新品能有好的市場表現。
展望明年,在北京奧運會召開的大背景下,各電視廠商對明年國內液晶電視市場還是充滿了期待。但我們回顧一下2006年世界杯,雖然借著世界杯的東風刺激了液晶電視的銷售,但當時的增長遠遠低于廠商和各調研機構的預期,雖然德國世界杯和北京奧運會對國內公眾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但通過大型體育賽事來刺激液晶電視銷售的思路,實踐證明這種刺激帶來的效果并不明顯。
2008年液晶電視市場如果要取得大的突破,價格的下降才是最有效的手段。隨著上游廠商不斷提高液晶面板的出場價格,持續了近兩年的液晶電視降價風潮在今年出現了反轉。國產32英寸液晶電視在年初紛紛賣到了3999元,而“十一”期間除了部分特價機,絕大多數32寸液晶電視產品的價格都在4500元以上,價格的上升雖然緩解了液晶電視廠商的成本壓力,但對整個市場的擴容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從這點來看,目前液晶電視的生產廠商受上游面板供貨商的成本制約較大,這是國產液晶電視廠商多年未解決的問題。可喜的是,今年包括TCL、創維在內的多家廠商都在想辦法引進液晶面板生產線,海信的液晶模組已經開始大批量生產。隨著國內廠商對上游供應鏈的逐步介入,液晶電視在不久的將來還是有希望克隆CRT當年的發展之路的。
更多相關:
投影機
|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