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高交會于10月12日至1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王殿甫先生,在出席高交會活動之一的全球CEO論壇發言時,表示創維將堅持走創新路線。
 |
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殿甫在全球CEO論壇上發言。
|
王殿甫
我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一名老兵。在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工作45年的職業生涯里,我有機會見證了中國TV產業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全部過程,也有幸見證了中國TV產業的前兩次革命,現在正在經歷第三次TV產業革命。
第一次1950年是中國第一套黑白電視發射設備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的誕生,結束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歷史;第二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1959年)我國成功研制第一套彩色電視發射設備和第一臺彩色電視機,人們走進彩色模擬電視時代。今天,中國TV產業正在進行第三次革命,我們即將邁進一個數字化電視時代。
經過45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25年的大發展,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到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整機為主體、以關鍵配套件為支撐的比較完整的彩電工業體系。在政府的有效推動和組織下,以及業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TV產業已經積累了第三次革命的堅實基礎。
中國已成為全球彩電生產銷售第一大國。2004年,全球彩電銷量約為1.33億臺,中國占全球銷量的55%。截至2004年底,我國境內有彩電企業68家,生產能力8660萬臺,實際年產量7328.8萬臺,同比增長12%;銷售7268萬臺,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2772.48萬臺,同比增長21.8%;
2002~2004年,彩電產量年均增長17.5%,銷售年均增長15.8%,出口年均增長28.1%。
 |
2003-2008年全球LCD-TV出貨量統計與預估
|
名牌企業已經積累了迎接第三次革命的實力基礎。2004年,產量過百萬臺的企業有13家,占彩電生產總量的93.5%,其中TCL、創維、長虹、康佳4強的產量都超過800萬臺。2004年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以彩電開發生產為主的企業近20家,尤其是2004年電子百強企業排序前10位中,有5家為彩電企業。由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發布的2004年中國名牌產品中,創維、TCL、長虹、康佳、海爾、海信、廈華、熊貓8家彩電企業名列其中。在04/05財政年度,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以104.66億港元的營業額創歷史新高,較上年同期增長13.6%;純利4.03億港元,較上年增長17.8%;每股盈利17.99港元,較上年增長13.9%。
 |
2005-2009年中國數字電視機市場銷售量及增長
|
中國TV產業研發能力顯著提高,有能力滿足消費者更高的消費需求。近幾年來,大中型彩電企業均已先后建立了科研開發中心,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例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新品開發能力明顯增強,在各個領域都有突破性進展。生產力大大提高,已基本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發展。國產彩電品種規格基本系列化,從低端到高端,從普通產品到高端產品,從傳統產品到個性化、智能化產品,已能滿足國內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2004年,我國城鎮家庭彩電普及率達到133%,農村達到70.5%。
高端產品廣受消費者熱捧,數字化彩電市場已經得到初步培育。液晶(LCD)、等離子(PDP)、DLP、SED等新品迭出,數字高清晰電視、背投電視、平板電視作為高端產品,正在快速進入百姓家庭,逐漸成為市場主力。今年市場更是勁括平板風暴,從元旦到國慶節,創維平板電視銷量增長了7倍。預計今年全球平板電視產量可以達到1600萬臺。06年將達到2500萬臺,08年將達到4000萬臺。據預測2010年可達到6000萬臺,將占全年營業收入的70%。
TV產業的第三次革命浪潮波瀾壯闊、日新月異,基于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的廣泛和系統應用,貫穿于節目源和內容的制作、信號播出傳輸、信號覆蓋接收、新一代彩電或者移動接收設備及相關應用設備的制造銷售、以及其它各類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條。這次革命浪潮規模之宏大、意義之深遠,以及由此帶來的市場機會之多、市場規模之大,都將超乎我們的想像。
TV產業第三次革命有三大顯著特征,也可以說是發生三大轉變:
1、模擬轉向數字化
眾所周知,傳統彩電是基于模擬技術,TV產業的第三次革命的基礎或者核心技術是數字化技術。到目前,部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制造的數字彩電已經大量面市。我想這與數字化彩電時代的區別只在于數字化技術應用的量上和系統性方面的差異。因此,這波革命我們可暫且通俗化稱之為數字化彩電革命。由于從節目制作、節目傳輸、節目接收和顯示的數字化,推動了三網合一、3C融合、TV和IT產業的結合,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產生巨大變化,數字地球、數字國家、數字城市、數字家庭都將變成現實。
2、CRT轉向LCD、PDP平板電視
彩電更薄、更輕、更環保健康了。傳統CRT彩電通常有2萬伏超高壓,現在的平板彩電只有220伏,輻射大大降低。從市場接受新產品的能力和速度看,CRT轉向LCD、PDP平板電視的變化將超乎我們的想像。(全球LVD-TFT增長預測)
3、單向收視轉向互動點播
3C融合,彩電的功能多樣化,將變成家庭智能顯示終端,除了看電視,還可以即時通訊、視頻通話,喜好電子游戲的更可以進行大型PK游戲;彩電或者接收顯示終端多樣化,產品外設大幅度延伸,與互聯網連接就是IPTV(語音、數據、視像三重播放業務),手機也可以看電視,車載彩電既是GPS又是能收視的多功能播放器;直播衛星傳輸信號,無縫覆蓋、無線接收、隨時隨地、隨心所欲。
大家正在經歷的變化至少表明,我們已經站在了數字化彩電時代的門檻上,中國TV產業的發展正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加快推進數字彩電的研發、標準化和產業化,大力培育數字彩電和相關外設產品市場,為民族品牌在數字化彩電時代贏得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是我們業界同仁、相關業者的歷史使命。
機遇總是和挑戰同行。未來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我們必須面對和回答的課題:一是,如何抓住數字化、信息化機遇,將彩電工業從傳統的家電制造業向新型的電子信息產業轉型,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二是,如何發揮我國現有彩電工業生產能力和比較優勢,提升民族彩電品牌知名度,使我國從彩電大國變成彩電強國;三是,中國的3C部門如何有效結合,共同延伸產業鏈,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所擁有的戰略性市場資源優勢,培育出中國的世界級大公司大品牌。
中國TV產業40年發展歷史和創維17年成長歷程表明,面對機遇、迎接挑戰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能持續成長。
1、技術創新,決定企業生存的發展
在ICT(電子信息)產業領域,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數字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不斷融合加快,推動了大量適用性的系統和產品,如HPTV、IPTV、手機電視、大容量的存儲、陽光技術,以及新一代的H.4技術等等。美國的企業是立足于創造未來,重在戰略性技術的開發,日本企業則是關注于多媒體終端產品的發展,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
創維從一個生產電視遙控器的小廠,成長為產品銷售量全國第一的彩電企業,主要原因就是創維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當彩電市場出現供過于求時,創維提前研制生產了100HZ的數碼技術,推出了“不閃的健康電視”,掀起了健康電視風暴;之后,推出逐行掃描的純平電視;接著推出中國第一高清電視;現在正在掀起“平板風暴”,而且創維推出了V12(改善圖像的12項技術)、六基色技術,以及A12(改善音頻效果的12項技術),這填補了國家空白,在技術上達到了國內國際領先水平!
這些年來,創維創造了200多項專利技術,創維研究院成為國家認定的技術中心,已經初步形成了自主技術創新體系。創維品牌正在以自己的技術特色和能力參與國內國際競爭,目前的創維,正在積極參與國家技術標準地制定,尋求國際前沿技術的合作聯盟,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
我們的經驗和教訓都表明,要改變中國TV產業“缺心少魂”的現狀,只有靠核心技術的創新,從硬件到軟件、從產品專利到產業標準進行系統創新,掌握核心知識產權,搶占標準化高地,建立自主的技術創新體系,只有積極進行國際化的合作,共贏,才能有存在大的發展。
2、營銷創新,走國際化的道路。
從紅海戰略轉向藍海戰略,探索全新的營銷戰略。
所謂“紅海戰略”就是盯住競爭對手,在競爭中取勝的戰略。所謂“藍海戰略”,就是甩開競爭對手,挖掘潛在市場,打出新的天地。當前,這兩個戰略要雙管齊下,相得益彰。
13億人口的大國,已經近4億臺裝備量,這些電視近期有三分之一要更新和換代,初步統計有1億多臺電視機要換裝或者更新。當前人們的思想觀念不同,經濟條件不同、需求不同,我們的策略要引導消費者更新換代。從全球來看,盡管平板電視需求量增長很快,但CRT高清數字電視在近3-5年內,在銷售數量上還是占優勢的,不能認為平板電視短時間內,能全部取代CRT電視。
專業用電視機、集團購置電視機,特別是當前走向數字電視時代,商用和集團需求量越來越大。這片用戶的絕大部分是“藍海”,這是我們今后要作為重點開發的直銷市場,這是一片潛在市場!DELL的成功,除了在線定制策略,還在于集團客戶。
采取積極的措施,與大型家電連鎖商建立戰略聯盟。這種市場業態已經形成氣候。但是我們反對“價格大戰”,無序競爭,是不利于發展的。只有形成戰略合作,才能實現雙贏。
我們旨在建立一種和諧、規范的市場秩序,并在市場的魚龍混雜中探索健康快速的成長空間,尋求特色成長。
3、管理創新,建立知名品牌企業。
管理是永恒的主題。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同時實現“兩個第一”和“一個中心”。
“兩個第一”就是產品質量第一、生產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就是無缺陷,制造過程中追求6希格瑪。人命關天,員工安全至上。這就是一人為本,前者以用戶為本,后者以員工為本。
“一個中心”就是以產品價值最大化和研發、制造、銷售成本最小化為中心。產品價值最大化還是指以用戶為本,成本最小化依然得靠內部如何以員工為本。
也建立了一套現代化管理體系。我們不斷改革管理的組織體系,追求“從優秀走向卓越”,建立流暢的、責權利分明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在這里我想強調一下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職能轉變到管理經營的大政策,扶持國家級的創新體系,支持核心技術項目的發展,是決定品牌戰略的關鍵。
4、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
企業就是人。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需要靠人力資源創新才能實現。創維在多年發展過程中,培育了一支職業經理人隊伍和強大的研發隊伍。我們還要不斷提升第一線員工的素質,培育一批高級技工和復合型營銷人才。
企業發展需要爆發力,在數字化彩電時代更是如此。這種爆發力只可能是內生的,源于企業的文化力。而文化力的產生,則要靠員工人性化需求的最大限度地滿足。數字化彩電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人性化,因此,我們只有靠人性化文化才能研發、制造出人性化產品,從而滿足消費者人性化需求。在數字化時代,我們更需要團隊精神、創業精神和系統思維精神,以此營造一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使創維成為人才成長的大學,成為和諧、寬松并且奉獻的員工的樂園。
5、戰略創新
TV產業的第三次革命還可能帶來市場競爭環境和企業組織方式的根本性變化。電子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多樣性,使得單一的企業獨立構造技術體系,并成功地推廣應用越來越困難。必須建立技術聯盟和產業聯盟,共同推進新技術的標準化和開發工作,已經成為產業技術體系的基本模式。由此,我們必須從發展戰略層面進行創新,推動全球化的聯合:一是業界的橫向聯合,二是業內的上下游聯合,三是工商聯合。
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民族品牌,是我們的共同使命!讓我們攜起手來,大步走向數字化革命的新時代!
更多相關:
|